(1).抬头,脸向上方。《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鲍文卿 正仰脸看着遮阳,轿子已到。” 茅盾 《子夜》十一:“不料 赵伯韬 忽然仰脸大笑起来。”
(2).方言。指斜挂在门楣上的大镜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大吊灯下,他头一眼看见的,不是摆在炕桌上的酒菜,不是屋里五光十色的家具……不是门上的仰脸,而是坐在炕桌子边上的一个人。”原注:“斜挂在门楣上的大镜子,人要仰着脸,才能照着,故名。”
读音:áng,yǎng
[áng,yǎng]
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 ◎ 敬慕:久仰。敬仰。 ◎ 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 ◎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 ◎ 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 ◎ 姓。
读音:liǎn
[liǎn]
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脸颊。脸孔。脸形(亦作“脸型”)。脸色。脸谱。 ◎ 物体的前部:鞋脸儿。门脸儿。 ◎ 体面,面子,颜面:脸面。脸皮。脸软。丢脸。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