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字 jièzì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 通假字,如借“公”为“功”,借“果”为“敢”,借“崇”为“终”
(1).训诂术语。指古书中与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被借来代替本字的字。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咸林”:“案‘咸’当作‘或’。‘或’者,‘棫’之借字也。古音‘或’如‘棫’,故‘棫’通作‘或’。”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庄子谢施说》:“‘斜’者,‘衺’之同音借字。”
(2).指本无其字的假借。 章炳麟 《文学说例》:“本无兄弟昆弟之名,故亦不製其字。及其立名借字,则社会已开,必在 虞 夏 以后也。”
(3).借据。 李广田 《水的裁判》:“ 大山 还是不承认有这笔债,还是那老话,说是既没有借字,又没有帐本,他老子都已烂得只剩白骨头了,还偿什么债!”
读音:jiè
[jiè]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 ◎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借钱给人。 ◎ 假托: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 ◎ 依靠:凭借。借势。
读音:zì
[zì]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 ◎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 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 ◎ 字的音:字正腔圆。 ◎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 ◎ 合同,契约:字据。 ◎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字闺中。 ◎ 生子,乳,爱:字乳(生育)。字孕(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