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十二缘起 ”。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依次缘起,构成三世两重的因果关系。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即出离生死而证得涅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梁京师释保志》:“上尝问 誌 云:‘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 誌 答云:‘十二识者以为十二因缘,治惑药也。’”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三千法界,繇广位而出无明;十二因缘,自普济而登彼岸。”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深知十二缘起的道理,即可理解生死际的本质。”
读音:shí
[shí]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读音:èr
[èr]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 双,比:独一无二。 ◎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读音:yīn
[yīn]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 理由:因为(wéi )。因而。 ◎ 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因循(a.沿袭;b.迟延拖拉)。因噎废食。陈陈相因。
读音:yuán,yuàn
[yuán,yuàn]
因由,因为:缘由。缘何(为何,因何)。缘故。缘起。 ◎ 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缘分(fèn )。化缘。姻缘。一面之缘。 ◎ 沿,顺着:缘法(沿袭旧法)。缘木求鱼。 ◎ 边: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