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成语字典 拼音查成语 唇齿之邦的意思
唇齿之邦
chún chǐ zhī bāng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近义词

唇齿之国

英文翻译

states depending on each other as the lips and tee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成语举例: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6回:“为因朝天岭与贵处俱是唇齿之邦,不忍伤害许多生灵。”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比喻国家间关系密切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字义分解

读音:chún

[chún]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读音:chǐ

[chǐ]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齿。齿腔。齿髓。齿龈。齿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齿齿”)。 ◎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齿轮。锯齿。梳子齿儿。 ◎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齿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 并列:不齿(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 谈到,提及:齿及。不足齿数。 ◎ 触:齿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bāng

[bāng]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abcd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狗年对联
  • 天气谚语
  • 广西方言
  • 创业故事
  • 华东地区方言
  • 成人谜语
  • 组词
  • 谐音歇后语大全
  • 拼音
  • 字谜
  • 学习歇后语
  • 湖北方言
  • 科学之迷
  • 宗教笑话
  • 居家卫生
  • 对联故事
  • 端午节对联
  • 爱情谜语
  • 鸟的歇后语
  • 生物技术
  • 农用物资
  • 骂人的歇后语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谜语
  • 政治笑话
  • 人与自然
  • 灯谜
  • 对联撷趣
  • 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