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成语字典 拼音查成语 国耳忘家的意思
国耳忘家
guó ěr wàng jiā

典故出处

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近义词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成语举例: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爱国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字义分解

读音:guó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读音:ěr

[ěr]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读音:wàng

[wàng]

不记得,遗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读音:gū,jiā,jie

[gū,jiā,jie]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 居住:“可以家焉”。 ◎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

abcd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错别字
  • 健身美容
  • 内蒙古方言
  • 鸟的歇后语
  • 有关害怕的歇后语
  • 谐音笑话
  • 上海方言
  • 广西方言
  • 华中地区方言
  • 成语故事
  • 陕西方言
  • 其他
  • 华东地区方言
  • 江苏方言
  • 狗年对联
  • 名著对联
  • 科海拾贝
  • 微博段子
  • 经典对联
  • 山西方言
  • 网络笑话
  • 故事会
  • 智慧故事
  • 歇后语
  • 政治笑话
  • 对联史话
  • 词语
  • 成败故事
  • 友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