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an evil member of the herd
成语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成语举例:赶走害群之马的走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一次,黄帝要去具茨山,却在襄城迷了路。这时,他遇到了一位放马的男孩,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什么地方吗?”男孩回答说:“知道。”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院的住处吗?”男孩也回答说知道。黄帝听后心里很高兴,说:“小孩,你真了不起,既知道具茨山,又知道大院住的地方。那我再问你,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吗?”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前几年,我在外游历,当时还生着病,有位长辈对我说:‘你在外游历的时候,要注意日出而游,日入而息!’我现在身体好多了,打算去更多的地方。所谓治理天下,也不过如此罢了。”黄帝觉得男孩很聪明,便再次要男孩回答究竟如何治理天下。男孩只得说:“治理天下的人,其实与放马的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要将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黄帝很满意男孩的回答,称他为“天师”,并恭恭敬敬地对他拜了几拜,然后才离开。
读音:hài,hé
[hài,hé]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 发生疾病:害眼。 ◎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 杀死:杀害。遇害。 ◎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读音:qún
[qún]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岛。群山。群书。群芳。群居。群落(luò)。群集。群雕。群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 众人:群众。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胆。 ◎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群孩子。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ǎ
[m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 大:马蜂。马勺。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