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2).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诸葛亮刘伶陶潜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 李格非 善论文章,尝曰: 诸葛孔明 《出师表》、 刘伶 《酒德颂》、 陶渊明 《归去来词》、 李令伯 《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 谢元暉 曰:‘好诗圆美流畅如弹丸。’此所谓诗中有文也……观 子美 到 夔州 以后诗,简易纯熟,无斧凿痕,信是如弹丸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易安 《声声慢》词……后闋又云:‘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文学报》1987.2.26:“全诗情随景移,开阖自如……又十分熨贴,没有斧凿之痕。”
读音:fǔ
[fǔ]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读音:záo
[záo]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 穿孔,挖掘:凿孔。凿井。凿通。 ◎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 ◎ 明确,真实:凿凿。证据确凿。
读音:hén
[hén]
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痕印。痕迹。痕瘕(疤痕。喻曾犯有罪案的人)。伤痕。泪痕。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