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剧场 -介绍
移动剧场,是现代戏剧谷为推进戏剧产业化所做的一次尝试,24小时内可拆卸重装。位于上海常德路800号的“800秀”就能变身为“移动剧场”——空间结构与设备功能基本符合400人中型剧场的硬件标准。演出结束后,所有零部件均可迅速拆卸,供下一季循环再利用,这种在国外已相当普遍的“剧场变形记”,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而“800秀”移动剧场也是国内首个“移动剧场”。
根据不同演出内容的需要,剧场的座位摆放区域和方式可以随之变动。提出并实现了这个设想的现代戏剧谷总经理杨勇表示:“‘移动剧场’是现代戏剧谷为推进戏剧产业化所做的一次尝试,主要还是希望观众能够对戏剧有更多不同的体验。‘移动剧场’给观众更多的是来自空间的感受,还有不同以往的观演体验。”之前“800秀”主要用于走秀等时尚活动,很多时间被闲置,通过“移动剧场”的改造,既降低成本,也节能环保。
产生背景
现代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一生尝试过不同样式的戏剧,他在自己的著作《敞开的门》中说:“为了感动人,剧场需要既遥远又亲近,物件不只标示了空间的界线,移动物件能使同一个空间充满无限的可能性。”随着中国话剧市场的繁盛,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出新戏在上海上演,剧场资源将变得越来越紧俏。一位年轻的制作人抱怨,现在制作一部话剧最大的瓶颈可能就是剧场资源的紧缺。据了解,在2011年年底之前,上海现有剧场的档期基本已全部订满,而“移动剧场”的出现正是盘活剧场资源的一种非常现代的手段,符合戏剧质朴而自由的精神体现。
出应用
据悉,现代戏剧谷将在2011年春夏演出季推出中国首个新空间戏剧创意主题项目——“壹戏剧秀”。从2011年4月27日开始的20天演出季内,北京的孟京辉、影子,台北的李国修,香港的詹瑞文,上海的何念、张军等,围绕当季主题“四城体验”展开演出、展览、工作坊等。演出结束后,“移动剧场”可以马上进行拆卸,等待秋冬演出季有戏上演时重新“启用”。其间,共有6台剧目首次登陆“移动剧场”。
针对“移动剧场”的特殊空间,此次“壹戏剧秀”的6台参演剧目也各自打出“轻戏剧”招牌,用最精简的演员、舞美、服装、灯光、道具,制造最丰富的舞台效果。6台剧目分别是詹瑞文的微博戏剧《阿拉一起玩!i-play2》、李国修的喜剧《三人行不行I》、影子的音乐剧《我》、孟京辉的新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何念的肢体剧《人模狗样I》以及张军的昆剧《闺秘》。
读音:yí
[yí]
挪动:移交。移植。移刻(过一段时间)。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移民。迁移。转移。移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 改变,变动:移居。移易。移情(变易人的情志)。移动。潜移默化。 ◎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移文。檄移。
读音:dòng
[dòng]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 使开始发生:发动。 ◎ 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 非静止的:动画。 ◎ 可变的:动产。 ◎ 行为:举动。动作。 ◎ 常常:动辄得咎。
读音:jù
[jù]
厉害,猛烈,迅速: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 姓。
读音:cháng,chǎng
[cháng,chǎng]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 ◎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 ◎ 集,市集: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