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芋艿的意思
芋艿

基本解释

芋艿 yùnǎi
(1) [taro;eddo]
(2) 大的芋
(3) 这种植物的块茎

详细解释

(1).植物名。古代也称蹲鸱。其叶片呈盾形绿色,叶柄肥大而长,可作猪饲料。地下块茎呈球形或卵形,富含淀粉,可供食用。
(2).指芋艿块茎。
(3).特指芋艿块茎之大者。亦称“ 芋母 ”、“ 芋奶 ”。与“芋子”相对。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芋母》:“国朝 施可斋 《闽襍记》云:‘ 闽 人称芋大者曰芋母,小者为芋子。’……吾乡称为芋艿,当为芋奶之误,奶即嬭字,俗称母为奶,芋奶亦犹母子之义。因芋字从草,并改奶作艿耳。”

字义分解

读音:yù

[yù]

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植培。地下有肉质的球茎,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亦可药用。俗称“芋奶”、“芋艿”、“芋头”。 ◎ 指“马铃薯”:洋芋。 ◎ 指“甘薯”:山芋。 ◎ 指“荸荠”:乌芋。

读音:nǎi,rèng

[nǎi,rèng]

〔芋艿〕见“芋”。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交往笑话
  • 手机笑话
  • 错别字
  • 校园故事
  • 童话故事连载
  • 谚语
  • 对联创作要点
  • 网络笑话
  • 结婚对联
  • 歇后语
  • 华东地区方言
  • 骂人的歇后语
  • 华南地区方言
  • 恶心笑话
  • 元旦对联
  • 成败故事
  • 福建方言
  • 动物笑话
  • 自然科普
  • 百家姓
  • 春节对联
  • 政治笑话
  • 浙江方言
  • 趣味谜语
  • 祖国风光的谚语
  • 脑筋急转弯
  • 西北地区方言
  • 民间笑话
  • 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