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螽跃(蟲鳴螽躍)
《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郑玄 注:“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后因以“虫鸣螽跃”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旧唐书·太宗纪论》:“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 尧 舜 之圣,不能用 檮杌 、 穷奇 而治平; 伊 吕 之贤,不能为 夏桀 、 殷辛 而昌盛。”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虫鸣螽跃
读音:chóng,huǐ
[chóng,huǐ]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读音:míng
[míng]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读音:zhōng
[zhōng]
〔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 〔阜螽〕即“蚱蜢”。
读音:yuè
[yuè]
跳:跳跃。飞跃。跃进。跃然。跃动。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