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甜咸之争 -简介
2011年6月上旬,豆腐脑甜咸之争成了微博上位居前列的热议话题。在这个微博网友关于南北方饮食差异问题的讨论及粉丝的评论中,“豆腐脑是吃甜的还是咸的”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及网民的参与,因而成为微博排行榜上的热门话题。
博友争论
2011年6月8日,博友“桥东里”在微博上说了一句:“王轶庶说:‘在豆腐脑咸甜事上,最见南北差异彼此见对方都想吐’这句话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得到了完美的验证。你觉得豆腐脑应该是咸还是甜?我先交代:我完全接受不了咸的豆腐脑。”
一句平常的食物点评,神奇地被转发了3.6万多次,评论超过1万条,如同导火索一般,引爆了微博关于豆腐脑吃法的争论。截至6月10日上午,微博上关于“豆腐脑甜咸之争”的话题量,已经超过了16万条,成功PK掉八卦的“锋芝离婚传言”,挤入话题榜前三的位置。网友“偶尔冒泡的金鱼儿”感叹,谢家那点事儿在豆腐脑儿面前哪还叫事儿啊,民以食为天,八卦站一边。
是淋上糖浆,还是浇上酱汁,一碗普通的豆腐脑,“吃”到了微博上,变得“兹事体大”。其实,豆腐本无味,咸甜自取之。南方多食甜,北方多食咸,关于哪个是正宗吃法,大多网友都“大度”地表示,只要自己吃得开心,没有必要争论。但是最后,总要坚定地加上一句,我只吃咸(甜)的。
此次争论,还让不少网友“惊异”地发现,“有甜的豆腐脑,这个世界太神奇了!”“第一次听说豆腐脑还有咸的。”“甜党”网友Rose-maryChen 试图呼吁“咸派尝试下”。网友“鹿大仙”还提议,“大家放下成见,尽快促成双边会谈。”不过,“咸党”网友“瀚十三”坚定地表示,“豆花是咸还是甜关系到天地人伦国之纲常,焉有妥协之理!我们拒不与‘甜党’谈判。”两派争得不亦乐乎,唯有长江一线咸甜皆食的网友,感觉“毫无压力”。
读音:dòu
[dòu]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 ◎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 姓。
读音:fǔ
[fǔ]
朽烂,变质:腐烂。腐朽。腐败。腐化。腐蚀。腐臭。陈腐。流水不腐。 ◎ 思想陈旧过时:腐旧。腐儒。迂腐。 ◎ 某些豆制食品:豆腐(“腐”读轻声)。腐乳。腐竹。 ◎ 古代指施以宫刑:腐刑。
读音:nǎo
[nǎo]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 ◎ 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 ◎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 ◎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读音:tián
[tián]
像糖或蜜的滋味,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与“苦”相对:甜品。甜食。甜菜。甜瓜。甜美。甜润。甜适。甜爽。甜言蜜语。
读音:xián
[xián]
全,都:咸受其益。 ◎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咸味。咸盐。咸水湖。 ◎ 姓。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zhēng]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 ◎ 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 ◎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 ◎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