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为 辽西 乌桓 首领名。 汉献帝 时, 丘力居 死,从子 蹋顿 有武略,代立为王。后为 曹操 击败于 柳城 ,斩之。见《后汉书·乌桓传》。后亦借指异族首领。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谢借马表》:“感 燕 骨而长鸣,君恩罔报;向朔云而驤首,蹋顿方擒。”
(2).犹跌倒。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将战饮数斗,常乘赤马,无故蹋顿,乃乘小马。”
读音:tà
[tà]
踏:“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 ◎ 踢:“穿域蹋鞠”(“鞠”,古代的一种皮球)。
读音:dùn
[dùn]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 叩,跺:顿首再拜。 ◎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 疲乏:困顿。劳顿。 ◎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 次:三顿饭。 ◎ 古同“钝”,不锋利。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