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缨:春秋时邹国国君系在脖子上的帽带;齐紫:春秋时齐国国君穿的紫色服装。比喻上行下效。
读音:zōu
[zōu]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 姓。
读音:yīng
[yīng]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缨子。红缨枪。缨穗。 ◎ 像缨的东西:萝卜缨子。 ◎ 带子,绳子:长缨。
读音:jì,qí
[jì,qí]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齐 (齊) zī ㄗ ◎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读音:zǐ
[zǐ]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紫红。紫铜。紫外线。紫药水。 ◎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紫衣。紫书(a.道经;b.皇帝诏书)。紫诰(帝王诏令)。紫台(神仙、帝王所居)。紫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紫绶。紫垣(皇宫)。紫阙。紫光阁。紫禁城。紫袍金带。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