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白雪
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答楚王问》:“客有歌於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唐 李白 《白紵辞》之二:“垂罗舞縠扬哀音, 郢中 《白雪》且莫吟。” 清 邵岷 《长歌留别江汉诸同学》:“ 郢中 《白雪》和者寡,我胡为是栖栖者?”亦省作“ 郢中雪 ”、“ 郢雪 ”。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 唐 李咸用 《送人》诗:“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 郢 《雪》时飘扬。” 宋 邓剡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词:“ 郢 《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明 杨慎 《立春咏瓶梅》:“情惹 阳 云梦,歌成 郢 《雪》才。”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郢中白雪
读音:yǐng
[yǐng]
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
读音:zhòng,zhōng
[zhòng,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
读音:bái
[bái]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 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
读音:xuě
[xuě]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 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