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食。 汉 王充 《论衡·商虫》:“彊大食细弱,知慧反顿愚。他物小大,连相啮噬。”
读音:niè
[niè]
同“啮”。 ◎ 啃、咬。《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唐•杜甫 《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 侵蝕。《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戀水齧其墓。”宋•陸游 《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薄雲韜日未成雨,野水齧沙爭赴溪。” ◎ 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 ◎ 姓。如唐堯時代有賢人齧缺。
读音:shì
[shì]
咬,吞:噬肤(a.喻犯罪受刑的人;b.喻关系亲近)。噬贤(嫉害贤能)。噬啮。吞噬。噬脐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