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发生在2010年11月23日14:30左右的军事冲突。由于韩国在年度例行军事演习中向南北争议海域发射数十枚炮弹,朝鲜随即炮击韩国的延坪岛炮兵阵地,韩国亦还击了80多炮,双方开始进行互射。朝鲜发射的炮弹共计170余枚其中60枚命中延坪岛。2011年11月23日,时值延坪岛事件爆发一周年之际,韩国海军在韩国东部、西部和南部海域举行多种形式的演习。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交火地点
延坪岛,位于仁川东北方约83.2公里,在朝鲜瓮津半岛的下方。延坪岛在行政上属于仁川广域市瓮津郡松林面,其面积为7.2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4.3公里,人口1000多人,是西海渔业的中心地。延坪岛近海是韩国的早期渔场,每年4、5月,渔获量丰富,形成了海上渔市。近海一带虾蟹产量丰富,渔民还人工养殖海带和牡蛎等海产品。小延坪岛位于延坪岛南方约5.2公里处。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历史背景
自从朝鲜人民军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中达成休战协议以后,朝鲜和韩国海上界线的划定一直未能取得进展。其中韩国设定的海上北方分界线在朝鲜主张的南方警戒线以北,双方的界线均未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事实上,朝鲜政府并不承认韩国主张的北方分界线,并且宣称拥有此线南侧由韩国支配的富含渔获量的延坪岛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历史上朝韩双方多次在韩国设定的海上北方分界线周围进行军事行动,韩国同样不承认朝鲜主张的南方警戒线。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期,两方军队以拥有此海域的主权为理由,在双方主张的分界线中间有争议海域活动,引起第一次延坪海战、第二次延坪海战等军事冲突。
2009年11月10日,朝鲜人民军海军与韩国海军在大青岛海域发生海战。2010年在此海域附近所发生的天安号沉没事件,由于韩美等国认定该舰是被朝鲜微型潜艇击沈,从而使此海域的紧张对峙局面升级。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事件经过
2010年11月23日上午10时,韩国在延坪岛附近海域上进行已预定年度例行的军事炮击演习。当日,朝鲜曾要求韩国停止有关军事演习,但韩国方面不予理会,并向韩国一方的水域进行了发射炮弹的演习。
在当地时间下午约2点34分,朝鲜人民军无预警开始向韩国延坪岛炮兵阵地射击。延坪岛上的韩国军事设施随即在炮击中起火,韩国方面立刻用K-9自行火炮(六辆中共有四辆正常开火)向朝鲜海岸炮部队基地还击。朝鲜遭到韩国还击后,随即又进行了还击。朝鲜的炮击造成延坪岛上多处停电与火灾,韩国的炮击也造成了朝鲜方面的损失。韩国军方命令疏散平民躲进防空洞内,且快速重新组织在岛上的战力,并迅速派遣F-15K、F-16战斗机协防空域。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伤亡数字
韩国伤亡
朝方炮弹造成2名韩国海军士兵和2名平民死亡,20人受伤,伤者中有17名韩军士兵和3名平民。
朝鲜伤亡
不详,据悉至少五名朝鲜人民军官兵在韩国军队的还击中丧生。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各方反应
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10年11月23日在北京就当天发生的朝韩交火事件发表评论。洪磊说,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事态表示关注,具体情况有待核实。
中方希望有关各方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稳定的事情。
俄罗斯
俄罗斯外交部一名官员2010年11月23日就朝鲜与韩国方面互相开火射击一事呼吁双方冷静,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希望争议双方采用绝对的和平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
日本
日本首相菅直人2010年11月23日就当天韩朝互射炮弹一事,表示“绝不容忍朝鲜的挑衅”,并下令让日本政府做好准备,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美国
白宫在其措辞强硬的声明中表示:“美方严厉谴责本次袭击事件,并呼吁朝鲜停止敌对行为。”声明还说道:“美国坚决捍卫我们的盟友韩国,以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说:“英国强力谴责朝鲜‘无端攻击’韩国岛屿。”
欧盟
欧盟首席外交官阿什顿敦促朝鲜保持克制,以避免局势升级。
法国
法国外长米歇尔·玛丽呼吁朝鲜停止“挑衅行为”,强烈谴责朝鲜的炮击行为。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局势发展
2010年11月28日,炮击事件发生五天后,2010年11月28日,美韩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开始联合军事演习,时间持续了四天。
11·23朝鲜韩国延坪岛交火事件 - 经济影响
第一,全球避险情绪加剧,风险区域转移。与1991年和2003年两次海湾战争不同,本次朝韩冲突位于东亚区域。更重要的是,朝鲜是中国的盟友,因此本次冲突必将牵扯到中国的利益,既包括政治上的,也包括经济上的利益。由于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牵引着全球的经济走势,因此本次冲突导致全球风险偏好的降低,而风险的焦点将从欧洲的爱尔兰问题转移到亚洲。
第二,亚洲货币受冲击,美元乘势而起,黄金再受追捧,大宗商品受挫。在全球对亚洲区域的避险情绪抬升。
第三,中国的政策调控有所放缓。一方面,朝韩冲突使得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另一方面,冲击导致资源价格下跌,有利于缓解中国国内物价压力,政府的调控措施有所放缓。
读音:cháo,zhāo
[cháo,zhāo]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 日,天:今朝。明朝。
读音:xiǎn,xiān
[xiǎn,xiān]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鲜果。鲜花。鲜嫩。新鲜。 ◎ 滋味美好:鲜美。鲜甜。这汤真鲜。 ◎ 有光彩的:鲜明。鲜亮。鲜艳。 ◎ 味美的食物:尝鲜。时鲜。 ◎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鲜。鱼鲜。 ◎ 〔鲜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 姓。
读音:hán
[há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 姓。
读音:guó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读音:yán
[yán]
引长:延长(cháng )。延续。蔓延。延年益寿。 ◎ 展缓,推迟:延迟。延缓。延宕。延误。 ◎ 引进,请:延聘(聘请)。延纳。延师。延医。 ◎ 姓。
读音:píng
[píng]
平坦的场地:草坪。地坪。坪坝。
读音:dǎo
[dǎo]
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岛屿。半岛。海岛。岛链(排列成一串的许多岛)。
读音:jiāo
[jiāo]
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 ◎ 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 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 ◎ 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 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 ◎ 两性和合:性交。杂交。 ◎ 同“跤”。
读音:huǒ
[huǒ]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 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 姓。
读音:shì
[shì]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 服侍:事父母。
读音:jiàn
[jiàn]
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件事。 ◎ 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件儿。案件。 ◎ 不平常的大事情:事件。 ◎ 文书证明之类:文件。来件。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