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姓来源 |
赤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山海经》记载:帝颛顼从姜姓东夷少昊的手中夺取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后,统一中原,历史进入炎黄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汉语成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通用语,中华古象形图腾由凤变为龙,甲骨汉字记述了华夏文明史。传说,后来黄帝的曾孙帝喾与女简一见钟情,生下了契,舜帝十分高兴,赐契为子氏,又称紫氏、赤氏,成为后世殷商的祖先。赤,是远古时期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表征,即大火燃烧后土地的颜色,称赤色。后世建筑行业以干窑烧制法生产的建筑用砖,俗称红砖,其实就是赤色砖,今人可以从其“红砖”上了解真正的赤色。传说,在虞舜二十年(公元前2260年待考),舜帝指派当时的司徒即大禹去治水,同时也派契、后稷两人协助大禹;十三年后,大禹总算治理了水患。舜帝很高兴,便封契于商邑(今陜西商县),并任命契为六卿之一的司徒,主管土地和民众教育。契在自己的封地中,采用后稷的建议,以火耕之法开发农业,使商地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国力也迅速增长,因此后人称契为“赤氏”。在契去世后,由其子昭明继位,继续治理商。 在契的后裔子孙中,有沿袭先祖名号称赤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赤氏读音作zǐ(ㄗˇ)。 第二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君主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避难改姓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殷氏为王的商朝。殷商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的得姓,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被周朝灭亡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有的便以地名为氏称郝氏,是为山西、陕西郝氏。 战国中期的周安王姬骄二十六年(晋静公姬俱酒二年,韩哀侯二年,赵敬侯赵章十一年,魏武侯魏击二十一年,公元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彻底瓜分剩余的晋国土地时,郝氏家族为躲避祸乱,将“郝”字去“邑”改为“赤”字,称赤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chí(ㄔ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彝族,出自元、明时期彝族“塞赤氏”和“赤氏”两个古老的大家族世系,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是彝族崇尚的自然神之一。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就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每年农历的6月24~25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红彤彤的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打歌”、“阿细跳月”、“打跳”、“大三弦”、“罗作舞”、“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三天都会大展风采。由于古彝族人崇奉火把,由此产生了“塞赤氏”和“赤氏”两个古老的大家族世系。实际上,彝族在历史上原来没有姓氏,实行的是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相连,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十代为一轮。“塞赤氏”和“赤氏”,是彝族的两各原始部落名称,本非姓氏,彝族人开始使用汉姓是在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赐水西宣慰使霭翠为“安”氏,赐宁州彝族土司为“禄”氏,因此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阶层的人相继攀附安、禄等姓氏。如乌撒土司为安氏,乌蒙、东川土司为禄氏。故而至今在彝族中安、禄等姓氏人家比较多。不过,芒部彝族土司的“陇”氏来历,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除封建帝王赐姓以外,彝族使用的汉姓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一,是地方汉族官员认为彝人“家无姓名”,不便管理户籍和征收赋税等事务,遂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别给予姓氏。 二,是由氏族图腾汉化而来。 三,是彝、汉杂居相处,为便于交往,便假托邻里的汉姓。所以,彝族的汉姓总是与当地汉族姓氏大多数相同。 四,是彝族妇女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数是族别从母姓氏从父。 彝族塞赤氏和赤氏两个世系后来多在元、明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赤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chí(ㄔˊ)。 第四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出自清朝时期蒙古族赤穆特氏部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赤穆特氏,亦称崔珠克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uijuk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赤穆特氏多冠汉姓为赤氏、崔氏、刘氏、持氏等。 第五个渊源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满族赤佳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赤佳氏,亦称持嘉氏、迟佳氏、持佳氏、石佳氏、实嘉氏,满语为C’ygiya Hala或Sigiya Hala,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赤盏氏,在金国时期为女真石盏氏,以姓为氏,如著名的金国尚书右丞赤盏·尉忻、参知政事石盏·女鲁欢等,皆出该氏族,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乌苏河(今吉林梨树)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赤佳氏多冠汉姓为迟氏、张氏、池氏、石氏、赤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