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姓来源 |
抗姓起源 【抗姓】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亢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战国策·齐策》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贵族受封于军事要地亢父(今山东济宁),世称其为"亢父"。据古籍说:"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 【基本介绍】 抗(亢、伉、杭)[亢、抗、伉、杭、颃,读音作kàng(ㄎㄤˋ)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在亢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亢父氏,后以通假字分衍为单姓亢氏、伉氏、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三伉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三伉,故址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滑县沙店一带。在古代,"亢"、"伉"、"抗"、"杭"四字通假,因此,三伉大夫、亢父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三伉氏、亢父氏,后分别衍称抗氏、杭氏、亢氏、伉氏,四氏同宗同源。到了东汉桓帝刘志执政时期(公元147~167年在位),有一位著名的宣城长史抗徐,字伯徐,丹阳人,为一时名将。史籍《汉书》记载抗徐:"乡邦称其胆智。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后为中郎将宗资别部司马,击太山贼公孙举等,破平之,斩首三千余级,封乌程东乡侯,五百户。迁泰山都尉,寇盗望风奔亡。及在长沙,宿贼皆平。卒于官。桓帝下诏追增封徐五百户,并前千户。"乌程,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县,抗徐荣封为"东乡侯"之后,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今浙江全州杭甲村)。之后,抗徐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字面更加文雅的杭氏,他的后裔子孙便以杭为姓氏,世代称杭氏至今。在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兵革肆起,抗徐的后人为了避乱,又从云阳迁至余杭泊水湾。到了宋朝庆历年间(公元1042~1048年),天下趋定,抗徐的后人杭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杭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达丹阳(今江苏镇江),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西乡的新埭村。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氏的得姓始祖。 该支"伉假抗改杭"之杭氏,正确的姓氏读音仍作kàng(ㄎㄤˋ),今音讹为háng(ㄏㄤˊ)是否妥确,则有待更严谨的姓氏学专家和音韵学专家进一步考证。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三国时期鲁国东吴名将陆逊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陆逊,公元183~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东吴大都督、丞相。吴大帝孙权兄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吴大帝孙权黄武元年(汉昭烈帝刘备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陆逊率东吴大军与入侵东吴的蜀汉大军激战,以火攻之策大破刘备之军。后因陆逊忠勤,并以博览书传著名,吴大帝便招其娶孙策之女即自己的侄女为妻,并辅佐太子孙和。结果,陆逊卷入了一场立嗣之争,他由于因力保太子而累受吴大帝的责罚,最后竟因此愤恚而死。陆逊的儿子叫陆抗,字凯,时为建武校尉。陆逊逝世后,其子带领陆逊家众,送葬东还,葬于苏州,至今苏州仍有地名称"陆墓"。陆逊的世家在江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诸如庐江太守、郁林太守、选曹尚书、建武校尉、交州刺史、豫章太守、左节度加奉车都尉、奋威将军等等,姻亲皆为一时显赫。 因此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吴末帝孙皓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孙吴政权被西晋王朝吞灭后,陆逊、陆抗等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为避西晋王朝的侵扰迫害,分别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四散迁逃,诸如抗氏、康氏、绩氏、瑁氏、仪氏、雍氏、邵氏、谭氏、承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三伉大夫、亢父、陆抗。 【历史名人】 抗徐折 又名杭徐,字伯徐,后汉丹阳(安徽宣城)人,以善于捕盗而闻名。据《说文》上载,汉代东乡侯、长沙太宗杭徐本姓抗,他的后世子孙以杭为姓,称杭氏。故抗徐又称为杭徐,为杭氏的启姓始祖。据说,他最初在家乡为吏时,曾将林薮蛮夷统统移至县下,由官府进行看管,从此社会秩序良好。由于消费品绩优异,被擢升为中郎将,并以剿灭泰山贼的大功,晋封为东乡候,出任长沙太守。 抗良玉 明代人,以孝行著称于世,官府旌表其门闾。 抗姓宗祠通用联折四言通用联 闾旌孝行;绩著泰山。 --佚名撰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人抗良玉,以孝行著称于世,官府旌表其门闾。下联说东汉丹阳人抗徐(一作"杭徐");字伯徐,初任宣城守长,把山林、湖泽中的蛮夷都迁入县内管辖,使境无盗贼。后官中郎将,封东乡侯,官至长沙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