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
京 兆: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时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壬寅(公元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
西晋时期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曹魏时期缩小。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诸国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两朝均立都于长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朝时期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原址统称为西安。
於 陵:即今山东邹平县。从目前县境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来看,先后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由此可知,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邹平县境内就有勤劳智慧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据旧志记载,最早夏曾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设立邹侯国,隶属青州。殷商时属营州(即青州),隶齐侯国。春秋时设苑囿,夫予邑、於陵邑,隶齐国。战国时属田姓齐国,隶属齐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雄,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
邹平境内置县大约在西汉初期。楚汉战争以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分封诸侯,当时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邹平县称梁邹之故即由此而来。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初置十三部州。山东分属青、兖、徐三州,青州领平原、济南、千乘、齐、北海、东莱六郡。时邹平地区建有七县:邹平县(今孙镇东)、梁邹县(今韩店镇旧口村)、於陵县(今临池镇古城村)、朝阳县(今码头镇旧延安村东十五公里,史称魏王城)、菅县(今魏桥镇菅家村)、高苑县(今苑城驻地)、东邹县(今高青县花沟乡驻地),皆统属于青州部。邹平、梁邹、於陵、朝阳、菅县五县隶济南郡,高苑、东邹二县隶千乘郡。
东汉初年,东邹县省废。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济南郡改称济南国,邹平、梁邹、於陵、东朝阳、菅县五县仍依西汉制,隶属青州部济南国。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旦封子刘伉为千乘王,千乘郡改称千乘国。汉永元七年(公元95年),千乘国又改为乐安国(治所在今高青县高城镇西北),朝阳县改为东朝阳县,与高苑县同改属青州部乐安国。三国时期,建置未有变动。
邹平地区六县仍依汉制。晋朝初期,废菅县并入东朝阳县。仍为邹平、梁邹、於陵、东朝阳,高苑五县,其中邹平、梁邹、於陵县隶属济南郡,东朝阳、高苑二县隶乐安郡。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昭分全国为十三州,并封皇族二十七人为国王,其子司马鉴被封为乐安王,立乐安国(今山东邹平苑城)。晋咸宁年间(公元275~280年)又将梁邹县封给乐安王,因此,梁邹、东朝阳、高苑三县隶乐安国。以后,於陵县曾改为乌陵县,不久废止,其地析入土鼓(今周村区王村镇东南张古城村)与逢陵(今邹平临池镇古城村)二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以后,梁邹县又省废。十六国时期,邹平地区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所统治,但政区建置未变。南北朝时,刘裕称帝,是为宋武帝,于梁邹县旧城侨立平原郡,又侨立平原县(今山东苑城,时高苑县已废)以属之。同时,分青州之地侨立冀州(今山东历城),以平原郡、县隶属之。宋孝武时,于故於陵县地置武强县(今周村区固玄村),又于县内置广川郡(今长山镇),郡县皆属冀州。
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济南郡。又置临济县(今高青县刘家镇),属乐安郡。北魏占领山东后,于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将侨置冀州改为齐州,治历城。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属齐州。又置平原县(今好生镇平原庄),与临济县同隶东平原郡。武强县隶齐州广川郡。邹平县失考。北齐时,废朝阳县立高唐县(今章丘水寨,北齐天保七年移治女郎山南)。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移平原县治入东平原郡城旧口,东平原郡、广川郡与清河郡(今淄川)合并,仍称东平原郡,平原县、武强县、临济县皆隶之。
隋朝初期,东平原郡废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降济南郡为齐州。将北齐平原县治移于邹平故城孙镇,仍称平原县。隋开皇六年,置朝阳县于菅城(治所即今魏桥镇菅家)。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北魏平原县治(今平原庄)置济南县。将朝阳县改为临济县,并移治于今章丘临济镇,而别置朝阳县。隋开皇十八年,又改平原为邹平县,隶齐州。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长山镇,隶淄州。大业初,并济南县入长山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又省朝阳县入临济县,隶齐州。隋大业三年,高苑县治移至长乐城(即今高青县高城)。同时隋炀帝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两级。邹平县、长山县、临济县、高苑县又皆隶齐郡。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改郡为州,仍实行州、县两级。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山东省设立总管府,在临济县治设邹州,邹平、长山、临济、高苑等县均隶之。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邹平县治移于赵台城(今九户镇古王台)。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邹州废止。邹州原所属邹平、临济等县改隶谭州(今章丘平陵城),同时又将邹平县治由赵台城复迁回孙家镇。长山县、高苑县改隶淄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山东大部为河南道。同时谭州废止,邹平县改隶淄州,临济县改隶齐州。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析高苑县地于汉梁邹废城(旧口)置济阳县,隶淄州。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济阳县又省入高苑县。五代时期,邹平、长山、高苑三县仍隶淄州,临济县隶齐州。宋朝初,仍沿袭唐朝时的道、州、县三级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全国十道为十五路,实行路、州、县三级,邹平地区诸县及淄州隶属于京东路。
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临济县省废,其地分别析入邹平、章丘二县。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邹平县治又移于济阳县废城(旧口)。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高苑县为宣化军,后复为县。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北宋王朝又将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邹平、长山、高苑三县及淄川同隶京东东路淄州。宋末金初,由于战乱,为利于自保,邹平县城由旧口迁至今邹平县城。金代,政区建置基本沿袭宋制。邹平、长山、高苑三县仍隶京东东路淄州。宋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7年)在邹平县地赵岩口立齐东镇(今台子镇旧城渡口处)。元朝初期,元世祖忽必烈在全国设立十一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而形成了省、路、州(府)、县四级政治体制,在济南设立济南路总管府。邹平、长山、高苑隶济南路总管府淄州。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析邹平、章丘县地,以邹平县之齐东镇立齐东县,隶济南路。析邹平之青平镇立青城县,隶陵州。元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淄州升格为淄州路,并置总管府,邹平、长山、高苑仍隶之。
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实行“划境之制”,邹平县划归济南路总管府直接管辖,高苑县划归益都路管辖。齐东、青城两县则划归河间路(今河北献县)管辖。同时淄州路改为淄莱路。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淄莱路又改为般阳路,长山县属之。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建制仍为省、府、州、县四级。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邹平、齐东二县隶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长山县隶般阳府,高苑县隶青州府。此后,境域多有变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青城县省废,其地析入邹平、齐东二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般阳府降为淄川州。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淄川州废,长山县又改属济南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立青城县,亦属济南府。自此,邹平、长山、齐东三县鼎足而立,一直延续到1956年。1956年3月,邹平县、长山县合并为邹平县,齐东县、高青县合并为齐东县(驻地田镇)。
1958年11月,撤销齐东县,将其原辖青城、花沟、黑里寨、九户、魏桥、码头六个公社划归邹平县。同时邹平将其原长山县所辖马尚、房镇、南闫、张坊四个公社分别划入淄博市张店、周村两区。1961年10月,高青县恢复,邹平县复将青城、花沟、黑里寨三个区划归高青县。自此,邹平县境域始定。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后,原属三县的县城都在今县境内。其中长山镇和魏桥镇(初为齐东县府驻地)分别变为邹平东部和西北部的两个重镇。截止到2005年,全县计有长山、魏桥、青阳、西董、好生、临池、焦桥、韩店、孙镇、明集、九户、台子、码头十三个镇和黛溪、黄山、高新三个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辖八百五十八个村委会。
晋陵郡:又名延陵郡、毗陵郡、常州府。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苏江阴申港);周灵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十四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七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为避东海玉世子晋陵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二百九十余年。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三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隋文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郡,以州统县。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会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八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
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辖武进、金坛、溧阳三县。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立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市,仍由常州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於陵堂:以望立堂,亦称邹城堂。
晋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延陵堂、毗陵堂、常州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