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吕姓来源 |
叱吕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柔然族,出自魏、晋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叱吕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叱吕氏,是史籍《魏书·官氏志》、《通志·氏族略》中记载的魏、晋至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叱吕氏部族的姓氏,史籍中最早称其为“叱闾氏”,著名的族人有蠕蠕别部大帅叱闾·勤、叱闾·引、叱闾·神等,后又简笔为“叱丘氏”者。叱吕氏部落,早先是蠕蠕别部的一支,即东胡之苗裔郁久闾氏的后裔,属于柔然民族的分支。叱吕氏部落在魏、晋时期归附于鲜卑拓拔部,逐渐融入鲜卑民族。北魏政权建立后,至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96年)迁都汴梁(今河南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将复姓叱吕氏改为汉姓吕氏,其后族人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称吕氏至今,成为吕氏大家族的一员。 该支吕氏族人的正确姓氏读音作lǘ(ㄌㄩˊ),今皆读作lǚ(ㄌㄩˇ)。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杨绍,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杨绍,字子安,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华县),祖父叫杨兴,北魏王朝的新平郡守。父亲叫杨国,中散大夫。史书记载,杨绍其人孔武有力,少年时期起就慷慨有志略,屡从征伐,力战有功。北魏普泰初年(公元531年),杨绍受封平乡县男爵。北魏王朝分裂之后,杨绍归于西魏政权,在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元年(公元535年),进爵冠军县公。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晋升为鄜城郡守(今陜西黄陵故邑)。杨绍其人性格恕直,兼有威惠,辖下百姓安之。后累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鄜州刺史,西魏恭帝拓跋·廓还特意赐其鲜卑姓为叱吕引氏,称叱吕引·绍。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在(公元557年)废西魏恭帝,建立了北周政权,叱吕引·绍以辅佐之功进爵为傥城郡公(今陕西洋县),位列大将军。逝世后赠成、文等八州刺史,赐谥“信”。其子叱吕引·雄(杨雄)嗣爵。 在叱吕引·绍(杨绍)的后裔子孙中,一直到隋朝初期皆称叱吕引氏,后省称叱吕氏。到了大唐王朝建立后,该支叱吕引氏、叱吕氏族人又纷纷改回为杨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