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百家姓 王史姓
王史姓
姓氏起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共王后裔太史官姬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周先王太史号王史氏。”在史籍《英贤传》中也记载:“周共王生圉,圉曾孙满生简,简生业,业生宰,世传史职,因氏。”周共王姬黳扈是西周王朝的第六代王(公元前922~前900年),其传至太史姬宰的世系是姬黳扈→晋怀公姬圉……姬满→姬简→姬业→姬宰(注意,此姬宰不是鲁幽公姬宰)。姬宰即专职周王室的史官,称太史,其后代自他始,世代为周王朝的史官,司职内外历史记载。

在姬宰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所司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王史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王氏,但仍有传袭者,世代相传至今。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迁徙分布

王史氏复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仅在今河南省的许昌市长葛县、鄢陵县、禹州市,以及山西、陕西省有零星分布,以太原为郡望。

拼写规则

王史[王史,读音作wáng shǐ(ㄨㄤˊ ㄕˇ)]

其他

历史名人:

王史元库:(生卒年待考),著名东汉朝侍中。

侍中是官名。秦朝时期的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到汉朝时期,侍中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

侍中的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括抱“虎子”即溺器在内)。但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汉武帝刘彻时期,因侍中马何罗谋行刺,开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

秦、汉两朝,侍中人员额数无定。魏、晋时期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但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以侍中掌机要,梁、陈两国相沿,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北魏时期尤重其官。

隋朝时期,侍中改称“纳言”。

到唐朝时期复为侍中,为门下省长官,位正二品,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唐高宗李治曾改其为左相。武则天时其又改为“纳言”。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曾改黄门监,到唐天宝年间又改为左相。唐肃宗至德年间复原名。

侍中甚少除授,从唐太祖李渊至唐玄宗,真拜侍中者仅五人,无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宰相,行侍中之职。后遂无此官。

热门姓氏
搜索最多姓氏
  •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
  • 交往笑话
  • 优生优育
  • 歇后语-艰难类
  • 学习谚语
  • 笔画
  • 老鼠的歇后语
  • 中国神话故事
  • 科海拾贝
  • 短篇鬼故事
  • 校园笑话
  • 惊悚鬼故事
  • 华东地区方言
  • 格言对联
  • 侦探故事
  • 畜牧兽医
  • 经典绕口令
  • 古代笑话
  • 人生故事
  • 世界五千年(古代卷)
  • 桥的谚语
  • 名人故事
  • 华南地区方言
  • 江西方言
  • 天气谚语
  • 宗教笑话
  • 牛年对联
  • 端午节对联
  •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