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方言 华东地区方言 江苏方言 小论苏州方言(幽默版)

小论苏州方言(幽默版)

江苏方言   2024-11-29

  苏州话说“总共”这个词,可以用“夯拨郎当”或者“一塌刮子”来表示,意思有时相同,有时有不能通用。

  eg.1 甲问:“挨个号头你阿拿到几何米啊”(这个月你拿到多少钱啊)

  乙说:“哪搭哦,夯拨郎当阿有五百大洋”(哪里啊,一共才500元)

  eg.2 甲问:“朋友,统点铜钿来呢”(朋友,借点钱来给我用用呢)

  乙说:“册那,好意思个,我皮夹子里一塌刮子两张分”(他X的,你怎么好意思开口的,我钱包里总共才200块)

  以上两个例子中“夯拨郎当”和“一塌刮子”表示的意思相同,在表示数额往小的方向的时候,这两词可以通用的,表示“加起来才那么多”“最多才那么多”的意思。

  而数额往高的方向,表示“全部在内”的意思的时候好像只能用“夯拨郎当”,而不能用“一塌刮子”了。

  eg. 甲问:“最近哪呀,房子阿买了呀。”(最近怎么样啊,房子买了吗)

  乙说:“买仔套联体别墅,勒了太湖边廊。”(买了套联体别墅,在太湖边上)

  甲:“倷个赤佬来个歪,房子阿有几何大啊?”(你小子行的啊,房子有多大)

  乙:“连花园,夯拨郎当两百三十平方。”(连花园,加起来230平方)

  甲:“格趟倷大出血了啦,划特几何铜钿啊?”(这次你花血本啦,用了多少钱啊)

  乙:“还好,撸撸刮刮连交税带装修两百七十多万。”

  甲:“来三个嘛。就是格种野猫不屙屎的地方,出脚不便。”(行的,就是那种太偏僻的地方,出行不方便啊)

  乙:“买部汽车了歪”

  对话中出现的“夯拨郎当”、“撸撸刮刮”都表示“全部在内”的意思。

  不知有没有感兴趣的朋友,和我一同来探讨这个呢,我先抛砖引玉吧。

  小论苏州方言二:苏州话中的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在普通话中有“很”“非常”“太” “十分”等。同样,在苏州话当中也有许多表示程度的副词。

  常用的有表示“很”“非常”之类的,苏州话用“蛮”、“老”、“穷”程度更深可以用叠词,“老老”等,如

  1.小王个人倒是蛮好的。

  2.哦,格只船穷大个嘛。

  3.快点转去吧,天老老晚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州话的程度副词中,有一个字虽然有点不雅,但使用的频率却是超过上述所有的了,所以在讨论方言的时候,无法回避,不得不提了,这个字就是“乱”(谐音),愿意专指俚语的男性的那个,但在苏州话里却仿佛什么也都搭的上了,由生/殖/器引申为骂人的话。其实在全国其他方言里同样也存在这个词。如

  苏州话说,“关倷乱事”。“倷懂只乱啊”,这里的“乱”读第四声,同名词的那个一样的读法,只是要重读,意思是“什么”,词性是代词,“关倷乱事”就是“关你什么事”的意思,而其他方言中也有“鸟”“*”“球”之类的说法,最著名的是《水浒传》里李逵说的:“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换成苏州话就是“招乱个安啊”。

  在苏州话里,“乱”还可以做动词用,一种表示意思是理睬或者答应或者响应的意思,如

  1. 甲:“朋友,借我点米”(朋友,借我点钱来)

  乙:“我乱倷么好歪”(我答应你才怪)同时,往往会竖起骄傲的中指

  2.甲(一个MM)撒娇的打电话给男朋友乙:“喂,倷为啥不乱我啊?”这里的不乱就是不理睬,不和…说话的意思。

  3.领导说“从今朝起办公室不许开空调”,但没有人乱俚。这里的乱表示响应的意思。

  “乱”的第二个动词意思表示“完蛋”“闯祸”之类的,如失手打碎杯子,马山脱口而出“哦,那么乱”就是“啊,这次闯祸了——要给爸爸打屁屁了”。

  有点扯远了,由骂人的专指那个再慢慢的引申为日常生活中用的程度副词,已渐渐的失去了粗俗的成分,我们的市民(包括小孩子以及MM)也是脱口而出了。如:

  虽然“乱”作为程度副词,说的时候琅琅上口,也很形象,但终究把生/殖/器挂在嘴边(特别是年轻MM)总是不雅,也有违于苏州文明的形象,还是不说为好。

  小论苏州方言三:苏州话中的一个字的文白两种读法

  苏州话中有时一个字有文白两种读法,这里的“文”指书面语,而“白”指日常口语。经过慢慢的演变,一个字的两种读法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多见了。举个例子吧:

  大小的“大”,苏州话中有两种读法,一种读【da】,是“文读”,相近于普通话的读法,另一种是“白读”,读作【dou】,音相近于苏州话的“多”。请看下面的一段话:

  有个大连来的男人,年纪大概50来岁,姓杨,周围的人都叫他“大杨”。家住在大石头巷,每天开了那辆大众宝莱的汽车来到大世界浴室,一泡就是大半天。最近,他的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听说一年的学费连生活费要很大开销的,所以大杨决定要大大的节约了。

  文中出现了若干个“大”字。统计了一下

  读【da】的有:大连、大概、大杨、大石头巷、大众、大世界大学、大大的

  读【dou】的有:大半天、大儿子、很大开销

  而读[dou]的情况,主要是用来作为偏正结构的,修饰名词的形容词的时候。

  下面这个,不知该怎么读了呢。例如,你去买衣服,试了一下,稍微有点大,但还是可以穿的,就可以说“大大不大大”

  “大大不大大”用苏州话说应该是“dou dou fe da dou”,第一个“大”副词,表示大的程度;第二个“大”动词,表示衣服大出许多,也就是北方话的“肥”;第三个也是副词,表示状态,有大概的意思;第四个是形容词。

  第二个“大”紧接着第一个连读,应该读做轻声。

  可能以上概括的不全面吧,还有很多情况需具体对待了,希望懂行的朋友补充说明了。

  小论苏州话四——聊聊奥运会

  奥运会马上要结束快哉,我伲中国运动会已经拿仔32块金牌了,真个高兴个。特别我伲苏州运动员拿了两块金牌的了。

  俄罗斯还推扳中国8块,估计追不上了。

  这里说到的“推扳”是苏州话,意思是相差,少的意思。苏州人说话有个特点,就是善于在形象化的动作中来表示,一个“推出去”,一个“扳回来”,一进一出之间不就是相差比较了吗。

  由表示相差的动词“推扳”又可以引申为形容词,当然意思也就是变了,表示“水平蹩脚”的。如“这次中国女足踢的蛮推扳个,连小组都没有出线。”近年来,在苏州年轻人中表示“推扳”“水平差”流行另一个词了,就是“草脚”。如“女子跳水3米板百慕大选手真草脚,五轮下来分数100分都不到。”有时“草脚”在表示形容词的时候,可以简略成“草”,如扣球出界,发一声叹息“哎,真草。”

  但“推扳”和“草脚”在有些场合还是不能通用的。“推扳”只能做表示形容词的宾语,不能做修饰名词的定语或者直接做名词。而“草脚”既可以做宾语,又可以做定语,还可以做名词。如,“这个选手水平真推扳。”或“这个选手真草脚”。但没有“推扳选手”,只有“草脚选手”的说法,或直接说“这个选手真是个草脚。”

  在昨天女子10000米的比赛中,没有什么名气的邢慧娜一举夺冠,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有人就要讲了,她是靠跑横货的。这么说是不对的,只有平日的刻苦训练才能具备夺冠实力的。体育项目不是光靠运气,“跑横货”就可以的,要有真工夫,我伲做人也是一样的。

  在这里,文中提到的“跑横货”也是苏州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意思是指碰运气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的意思在老苏州人口中的表达为“捡皮夹子”或者“额骨头碰天花板”等,都表示运气好的一比(不好意思,“一比”是南京人说法了)。

  “跑横货”中的“横货”可能是指“横财”,一个“跑”形象的表达了运气来了,挡也挡不牢。最早这个词仅限用于打桌球,水平高的人当然是要不仅球打进,而且要考虑母球(白球)的跑位,以便下一个击球线路。而所谓的“草脚”呢,根本不懂这些,随便瞎戳一枪,可就是戆人有戆福,只见被击球在洞口晃了晃又吃了几库,最终落袋。看的对手要吐血,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说,“你小子跑横货哇。”

  久而久之,“跑横货”渐渐的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了。买彩票中奖,“跑横货”;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跑横货”。回到奥运会,王皓同韩国柳承铭的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柳有个球是擦边球而获胜,就是“跑横货”。

  但是做人不能一直靠“跑横货”的,就像《鹿鼎记》韦小宝说的,不可能坐庄连开15把大的。所以,“根牢果实”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年轻人在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

  小论苏州方言五:聊聊苏州人的爱情表达方式

  我伲苏州人地处水乡,千百年来,小家碧玉似乎成了苏州给人的第一印象。苏州人来内敛,在对待爱情婚姻方面也显得很是含蓄,然而却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透露出了无比的真情。

  苏州人,如果对某一异性表示爱意,会说“我蛮欢喜倷个。”这句话和“我爱你”或者“I LOVE YOU”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苏州话中一般是不会用“爱”这个字的,显得很肉麻了。普通话叫“喜欢”,但较之“爱”好像程度又不够。(当然“欢欢喜喜”叠词就是另外的意思了,等同于高高兴兴了——欢欢喜喜让我联系到了两只狗狗的名字了,呵呵——记得前几年苏州开一个大型的什么会的两个吉祥物就是叫“欢欢”“喜喜”)。

  试想以下的情景,一男孩腼腆的用苏州话问一MM,“我蛮欢喜倷个,倷阿欢喜我啊?”MM也是很羞涩的,轻声呢喃着:“我勿晓得啊,伲先轧轧朋友阿好?”

  “轧朋友”也是一句苏州话。“轧”苏州话读作【ga】,动词,如轧钢,车子轮胎轧死人;表示两个或以上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接触挤压而变形;还有一个意思表示凑在一起的意思,如“轧闹猛”,“轧神仙”等,“轧朋友”也是这个意思。也可以做形容词用,表示拥挤,如,车厢内蛮轧个。

  “轧朋友”就相当于普通话的“谈朋友”“谈恋爱”或“交朋友”。但苏州话的“轧”比“谈”来的更形象了。恋爱中的小情人有说不完的话——虽然这些话在旁人眼里看来就是废话一堆,什么“倷今朝漂亮的啦”,“我么想煞倷啦”之类的,当然恋爱是要经过不断的“谈”而互相了解的。而一个“轧”字,更形象的描绘了两个恋人亲密的动作,都是把头凑在一起的。

  “轧朋友”中的一些亲密动作,苏州话来表达也是蛮有意思个。比如恋爱到一定阶段,就要接吻啦,现在年轻人说“打kiss”,带有些流氓习气的说“打个波儿”或“亲个嘴儿”(常用于北方方言),而有些更小一点的直接说“让我啃啃”,也挺形象的,呵呵。

  在老苏州人的话中,称之为“香面孔”,这里的“香”表示动词,用嘴亲的意思。苏州人比较含蓄,不敢直说亲嘴唇,只好用面孔来代替了——或者当时的人们也许仅限于亲亲额头或者脸颊了。

  而结婚了,一起生活,苏州人称为“过日脚”,也许,在苏州人心目中,平淡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了。苏州人称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也是蛮有劲的。现在年轻人都是“老公”“老婆”满口叫着(很惊诧有时在路上听见初中生模样的小DD小MM毫不脸红的称呼着对方)。苏州人称自己的妻子叫“家主婆”,也许苏州的女人比较会当家吧,家里的开销家务都是妻子来做的,所以是“家里主管的老婆”了。而比较文言点的,对外比较正式的场合,称呼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为“伲屋里厢个”,相当于“家里的”。换作文言文就是“内人”。

  有时,妻子烧好晚饭,等到菜凉都不见男人回来,正好邻居来串门,发发牢骚了,“伲屋里厢个勿晓得到哪面去野哉,还勿转来吃饭了。”

  有时收物业管理的上门来了,男人手一摊,“挨个我勿管,问伲屋里厢吧。”

  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普通人家的生活就如同这千年流淌的小河平淡的度过着。

  小论苏州方言六:苏州话的“吴”你怎么读

  苏州又称为“吴”。早在春秋时期,先贤泰伯仲雍让位避祸居于此地,经过几代人的开发经营,终于把蛮荒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后伍子胥建造了阖闾大城,就是如今苏州城的雏形,在夫差时期,吴国打败了南面的越国,成为了诸侯一霸。同时也流传了许多关于“吴越春秋”的一段段的传说。

  这个“吴”字,普通话读作(wu,第二声)。而苏州话,却有两种读法,一种读作【hu】,相近于“胡”或者“何”。关于这种读法,有时用苏州话真的很难分清楚了。如,同样作为常用姓氏的有“吴”、“胡”、“何”、甚至还有“贺”,还有极少数的姓“禾”(如苏州三香路靠近原妇保医院一带的“禾家塘岸”)在苏州话中的读法是一样的。正如苏州话中的姓“王”和“黄”,有时为了区别,还要强调一下,是“三划王”还是“草头黄”。而这个【hu】,苏州人也是也难分的。

  如有个小MM去幼儿园报名入学,阿姨问她了,倷叫啥名字啊,MM说,我叫吴小丽。阿姨问啦,“哪个hu啊,是口天吴,还是古月胡,还是人可何啊?”MM头晕了,我怎么知道啊?

  “吴”还有一个读法,读作【ng】,和苏州话的“鱼”一样,如“吴县”、“吴江”(比较通用的就这两个了,还有老一点的苏州人读吴门桥叫ng门桥,而年纪轻的人都读hu门桥的)。怎么会有这种读法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苏州处于鱼米之乡(“苏”的繁体字下面就是“鱼”和“禾”的组成嘛),而吴地先人可能把鱼作为地区的图腾崇拜,所以在命名地名的时候就“吴”和“鱼”通假了。

  关于这个“鱼”字,顺便提一下吧,苏州市区读作【ng】,而近郊如常熟、张家港等地读作类似“呆【ai】板的呆”,如,小黄鱼,他们读作“小黄呆”等。

  而苏州话中的“鱼”的读音有时类似与北方方言中的“儿化”现象,如北方话中的“小孩儿”、“花儿”等,苏州话中同样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如“小倌鱼”(小孩儿)、“小娘鱼”(小姑娘)、“筷鱼”等。

  有些扯远了,继续说“吴”字在苏州话中的运用,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退休工人老吴,屋里住勒长桥,老早属于吴县,现在叫吴中区了。俚每天早晨走到吴门桥去锻炼身体。格天碰着两个吴江人,问俚东吴丝织厂勒哪面,老吴勿晓得。

  里面读hu的有:老吴、吴中区、东吴丝织厂

  读ng的有:吴县、吴江

  可以读hu也可以读ng的有:吴门桥。

  哎,苏州话复杂个,同样一个地方有两种读法,就是一个地方撤县建区了,吴县变吴中区,“吴”字读法也变了。看来真正要学会苏州话真的要下点功夫的。

  这篇有关于小论苏州方言(幽默版)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点击显示
【小论苏州方言(幽默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fangyan_1647/
上一篇: 天津方言情书
江苏方言推荐
热门江苏方言推荐
  • 山东方言
  • 江苏方言
  • 安徽方言
  • 浙江方言
  • 福建方言
  • 上海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