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是哪个朝代的选官制度 具体内容是什么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5-02-07 02:29:59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
九品中正制具体内容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就是由中央政府统一设立中正官及其属吏品评人才,依据世、状、行三大标准,将人才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以此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依据。中正官是由中央选派的专门负责人才品评和选拔的人事官员,由中央政府吏部进行统管,分为大中正和小中正,州一级的为大中正,郡县级的为小中正。中正官通常由品级较高的官员担任,从现任官吏中选派。
中正官品评人才依据世、状、行三个方面标准:“世”是家世出身,是对人才的门第出身、家庭财产及地位等进行审定;“状”是才能表现,是基于“唯才是举”理念对人才的才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行”是品德品行,是对人才的政治品德进行考察品评。
九品中正制依照一定的程序选拔推荐人才。先是小中正每年一次依据世、状、行对人才进行品评,评出有别于官品又和官品具有对应关系的“乡品”,推荐给大中正,再由大中正向中央推荐,最后由吏部依据“乡品”高低授予官职。
由于是依据“乡品”高低决定授予官职高低,故对“乡品”等级评定十分重视。除了每年一次例行品评外,还有“三年一清定”,对人才品级在例行评定基础上进行复评调整,以提高“乡品”等级精确性,从而提高官员选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九品中正制制定目的
九品中正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士阶层的利益,团结世族地主,巩固其统治基础。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于篡汉前夕的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点击显示
【九品中正制是哪个朝代的选官制度 具体内容是什么】相关文章
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当时哪个皇帝在位
武则天时期是什么盛世 治理手段有哪些
公元0年中国是什么朝代 皇帝是谁
中国公元前后的分界点 如何划分
中国年代表口诀顺口溜 朝代顺序怎么好记
雕版印刷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始于什么时期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有哪些作用
清朝统治多少年 历经多少位皇帝
文艺复兴对应中国的什么年代 具体时间
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哪个最让人心痛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gaokaonews_6467/
上一篇:
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下一篇:
甲午战争是哪一年 有哪些历史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