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专业(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问答题
1、【题目】名词解释:公共政策
答案: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和其他政治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公共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规范的总称。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案例分析题
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讨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单的讨论,最后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决定,按照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然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公共政策学知识,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
答案:
答:(1)小组意识理论认为,参与决策的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把保持群体一致和创造和谐气氛作为目的,所以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备选方案,造成决策失误。本案例中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比例就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表现。
(2)要解决由于小组意识因素造成失误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领导者应当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其他成员;其次,应当邀请有关专家到会,发表意见,并将这一做法逐渐制度化;再次,不要轻易地满足“一致”,在成员很快形成一致意识时尤其要提出疑问。
评分细则(理由充分,酌情给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教育政策
答案:
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公共权力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制定、实施的,对各类教育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的行为规范、准则。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
答案: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 (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
(7)不易得到政策评估所需经费。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
答案:
(1)美国由于国家决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构,这就决定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为立法决策 +行政决策+司法决策。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过程的运行。在美国,公共政策方案都表现为法的形态。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所有政策,实质上都是共产党的政策。从形式特征看,中国公共政策由党的政策 +人大决策 +行政决策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政策评估
答案:
政策评估的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效果(效率、价值、问题等)进行的一种估量和评价,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新政策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依据政策调整采取渐进方式的合理性,试析中国改革采取渐进路线获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
(1)现成利益结构限制,重大断裂型调整易激化利益冲突。 (2)现行政策制约。
(3)渐进式调整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4)可以减少改革成本。
(5)全面彻底改革难以被大众接受,人类理性局限。 (6)社会稳定所需。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述大众传媒是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和输出的
答案:
(1)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和政策的认识,影响决策者能否适时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
(3)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4)大众传媒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以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答案:
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在政策执行时的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两方面。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治状态。
(3)文化环境。政治执行中的文化环境包括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公民素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执行
答案: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政策目标而将政策方案付诸实施, 把政策内容变成现实的动态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答案:
(1)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 (2)政策环境的变化。 (3)人们认识的深化。
(4)政策偏差的产生。 (5)政策副作用的产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