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古代的一刻等于多少分钟?一时辰有多少刻?
问题描述:
古代的一刻等于多少分钟?一时辰有多少刻?
孙坚回答:
15分钟 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侯馨光回答:
一刻大约15分
霍佳震回答:
“古代时辰”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为一念...。
子=23:00-1:00
丑=1:00-3:00
寅=3:00-5:00
卯=5:00-7:00
辰=7:00-9:00
巳=9:00-11:00
午=11:00-13:00
未=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
另外古代的一刻钟是现在的半小时
比如午时三刻应该是现在的12:30
宋庆国回答:
十五分钟!所以我们通常说是一刻钟!
桂秋阳回答:
关于午时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该在十一点44分左右。
刘红云回答:
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一刻是十五分钟。
点击显示
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