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问题标题: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问题描述: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宋文超回答: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句成语源于《老子》,但很多人并不真切理解它.或许,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司马迁,他曾充满疑惑地写下这么一段话: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成语呢?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因此,老子讲“常与善人”.我们还可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所谓“造物者”,用古代哲学名词来说,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报应,不是报应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报应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报应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至于现实生活中遭遇如何,那是时境所致,并非真报.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   所以,应该肯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有它的哲理意义.但它容易引起误解或迷惑,甚至流于一种迷信观念,这是需要批判剔除的.我们注意到,在古代所谓“世与道交相丧”的社会环境里,小人得志,君子困顿的无奈局面总是免不了的.这就是产生上述误解与迷惑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最好能够认识到:“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另一方面,作为群体来说,我们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发展、健全法制,以建立一个义利统一、义以生利的市场济体制和伦理道德体系,让“天道”真正体现在、落实在“人道”(即道德、法制建设)之中.每个人都是以理待人、以善待人.这样,就用不着期盼从“天”上掉下“善”,它是人间的一种自觉和友爱!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