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尽管社会舆论对政府举办公祭活动早就提出过批评,但近年来,各地公祭之风却愈加兴盛。举办公祭的地方越来越多,
问题标题:
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尽管社会舆论对政府举办公祭活动早就提出过批评,但近年来,各地公祭之风却愈加兴盛。举办公祭的地方越来越多,
问题描述:

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尽管社会舆论对政府举办公祭活动早就提出过批评,但近年来,各地公祭之风却愈加兴盛。举办公祭的地方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而公祭对象也从黄帝、炎帝、尧、舜、禹到女娲、伏羲、神农再到孔子、老子、诸葛亮、武则天、司马迁甚至柳下惠。如果公祭尧、舜、禹是正当的,那么就很难说公祭伏羲、神农不应该;如果公祭伏羲、神农是应该的,那么公祭诸葛亮、武则天就未尝不可,继而出现公祭柳下惠这等怪事也就不足为奇。哪位祖先或历史名人可以被公祭,一无标准,二无规定,花公家的钱没人心疼也没人管,中国人的祖先多,中国的历史名人多,公祭之风焉能不兴盛?
我们不反对民间人士祭奠先祖,也无权批评一些人对历史名人顶礼膜拜,但政府花钱举办公祭活动似有不妥。农民逢年过节烧香祭祖,被斥为封建迷信活动,而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却在公祭活动中,“匍匐在始祖归葬的这方圣土上,燃上一炷香”,这又成何体统?弘扬传统是应该的,但是不是非得采取烧香磕头的方式?缅怀先祖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非得花公款举办隆重大典!?
“祭舜帝文”中颂扬舜帝“使民以爱,执政以仁”,从而成就“政通人和,风清俗淳”之治。作为现代政府及官员,缅怀先祖的最好方式就是体察民生、勤政为民。如果有钱举办公祭而无钱改善民生,岂不有负先祖“执政以仁”的传统美德?
政府公祭之风盛行不仅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还会助长一些地方官员华而不实的作秀风气,该给政府公祭立个规矩了。
我认为,公祭活动不应由政府举办,不能由财政埋单,也不宜由官员主持。退一步讲,如果有关方面认为有些政府公祭活动是必要的,那么就应该严格限定公祭对象,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想公祭谁就公祭谁。
——摘自200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小题1:“公祭之风”兴盛的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小题2:政府公祭之风盛行有哪些危害?(6分)
小题3:依据文意,我们应该如何刹住“公祭之风”?(4分)

居鹤华回答:
  小题1:表现:1、举办公祭的地方越来越多,2、规格越来越高;3、公祭对象越来越多;原因:1、哪位祖先或历史名人可以被公祭,缺少标准;2、对“公祭’活动缺少相规定,花公家的钱没人心疼也没人管。(每点1分)小题1:1、浪费纳税人的钱财(2分),2、还会助长一些地方官员华而不实的作秀风气(2分),3、“匍匐于地,磕头上香”损害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2分)。小题1:1、端正思想,明确“体察民生、勤政为民”是缅怀先祖的最好方式(2分);2、制定规矩,公祭活动不应由政府举办,不能由财政埋单,也不宜由官员主持,至少应严格限制公祭对象。(2分)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