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求一些哲学小故事
问题描述:
求一些哲学小故事
曹宗胜回答:
哲学家的故事
一位哲学家搭乘一个渔夫的小船过河.行船之际,这位哲学家向渔夫问道:“你懂数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又问:“你懂得物理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再问:“你懂化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叹道:“真遗憾!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水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把小船掀翻了.渔夫和哲学家都掉进了水里.渔夫向哲学家喊道:“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说:“不会.”渔夫非常遗憾地说:“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标题】:"请鸭嘴兽原谅"
【主题】:恩格斯实事求是教条
【内容】:"请鸭嘴兽原谅"
恩格斯在1895年给康•施密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1843年我在曼彻斯特看见过鸭嘴兽的蛋,并且傲慢无知地嘲笑过哺乳动物会下蛋这种愚蠢之见,而现在这却被证实了!因此,但愿您对价值概念不要做我事后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的那种事情吧!"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鸭嘴兽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卵生.通常每次产二卵,由雌兽伏在卵上孵化,这种动物有乳腺,无乳头,幼兽从雌兽腹面濡湿的毛上舐食乳汁.按过去教科书上的概念,哺乳动物应该是胎生,不会下蛋,恩格斯一度也拘泥于这种认识,盲目地相信了教科书.后来,当他弄清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之后,就写了上面一封信,告诉施密特,他也曾经迷信过书本,希望施密特不要再做那种蠢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象恩格斯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得那样准确无误,重要的是当认识到错误后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迅速地纠正错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标题】:哲学是灵魂
【主题】:哲学世界观钱学森
【内容】:哲学是灵魂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自觉运用辩证法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地质力学理论.早在1948年他在英国时就反复阅读了英文版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1950年回国后,又精读了这些原著并努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他自觉地把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对地质现象的研究中去,研究地质现象的内在联系,分析研究了一些地质现象中的力学关系,用模拟方法作实验,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地质构造的几种型式.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先后找到了许多储油构造,开发出不少包括大庆油田的大油田,粉碎了"中国贫油"的伪理论,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四光常说: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是"指导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根本."
【标题】:牛顿与神学
【主题】:哲学世界观人生观牛顿
【内容】:牛顿与神学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他在自发的唯物论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力学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在哲学上是个盲人.他厌恶理论思维,曾自我警告:"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呵!"(当时的形而上学指哲学思维)这是他为了排斥理论思维发出的警告.事实上他自己也不可能摆脱哲学的影响和支配.为了解决太阳系最初是怎样开始运动以及行星又是如何绕太阳运转这类问题时,他认为除了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力从何而来呢?他陷入了困境.于是,他提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来作为太阳及行星运动的起因,从而,从自发的唯物论坠入唯心论的泥坑.晚年,他埋头注释《约翰启示录》,写了130万字的神学著作,妄图用科学的发现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就完全作了宗教神学的俘虏,阻碍了他在科学上做出新的贡献.
这件事说明,即使是著名的科学家,如果忽视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就会偏离科学的道路.企图离开哲学的指导是办不到的.
【标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主题】:运动静止辩证法
【内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河流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他用这句话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象川流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住."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标题】:"哥哥天上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
【主题】:时间相对性相对论
【内容】:"哥哥天上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
有孪生二兄弟,当他们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各人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哥哥立志于天体研究,并且当上了宇宙航行员.哥哥要出发了,弟弟去送行,临别前,他们俩相互对了对手表.
哥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飞行了四年半.当他就要返航时,他给弟弟发了一份电报,弟弟欣然去迎接他哥哥,当他们重新见面时,哥哥以为是父亲来了,原来站在他面前的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弟弟告诉哥哥说:"你一去有三十二年,我的孩子已经有二十四、五岁了."
这个故事,不要以为是无稽之谈,它有其科学的根据.爱因斯但的狭义相对论证明,空间、时间是随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物体沿前进方向的空间会缩短,内部过程会变慢.根据计算,当飞船速度达到每秒299,900公里时,飞船上的米尺,便只相当于地球上的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则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可能有人会问:这种米尺缩短,时钟变慢,哥哥空中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的现象,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察不到呢?这是因为,相对论效应只有在速度很高以至接近光速时才很显著.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大速度,只不过每小时一千公里的量级.在这种速度下,上述现象是无法从直观上看出来的.
【标题】:拔苗助长【来源】:《孟子》
【主题】:规律主观能动性量变质变
【内容】:拔苗助长
据《孟子》记载,有个宋国人,急切地盼望着田里的稻子长得快一些.于是,他下到田里,把每棵稻子都向上拔了拔.他精疲力尽地回到家里,告诉自己家里人说:"今天好累呀!我帮助田里的禾苗往上长了一些."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糟糕!满田水稻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标题】:劳动与脑
【主题】:劳动人脑
【内容】:劳动与脑
类人猿的脑,只有经过劳动才能变成人脑.原始人类要创造石器,一定要思考各种问题:选什么样的石头,加工成什么形状,做好后用来做什么,等等,制造石器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这就锻炼了脑子.在使用工具时,也需要动脑筋:什么样的活,用什么样的工具,怎样打法容易击中野兽,什么部位是野兽的要害部位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