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
问题标题: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
问题描述: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A.肯定了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进步性

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C.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D.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李家霁回答:
  题干反映的是郭嵩焘提出依法治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这是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进步性的肯定,也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故AC两项正确.   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与题干“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不符,故B项错误.   依据题干“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知,强调的是法制,故D项错误.   故选AC.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