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农业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五百字左右.
问题标题:
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农业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五百字左右.
问题描述:

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农业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五百字左右.

李朝回答: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式.商、周时期农田中的沟洫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为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水利事业倍受重视,大型渠系建设迅速兴起.魏国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漳水十二渠,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汉以下数百年间,本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公元前三世纪,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历时二千多年而不废,效益有增无减.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形上,为无坝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鱼咀、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整个工程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为中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工程.建成后,四川平原遂“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渠系工程,由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三百余里,计划灌溉面积达四万顷.司马迁评价郑国渠在秦统一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西汉时,灌溉渠系工程继续有发展,关中地区建成了白渠、六辅渠、成国渠、蒙茏渠、灵轵渠等;在今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新疆古轮台(今轮台县)、渠犁(今库勒尔县)、伊循(今若羌县一带)、车师、楼兰(今罗布泊北岸一带)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汉以后,灌溉渠系工程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少数地方略有兴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势,经过人工整理的贮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已有利用陂池灌溉农田的记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兴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一座大型筑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门,吐纳川流”.直径大约百里,周围约三百多里,灌注今安徽寿县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间四万顷田地.今天的安丰塘就是其残存部分.汉代,陂塘兴筑已很普遍,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陂塘水利适建于丘陵地区,起始于淮河流域,汝南、汉中地区也颇发达.从云南、四川出土的东汉陶陂池模型,可看出当时已在陂池中养鱼,进行综合利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关于陂塘灌溉面积数量的计算:“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中小型陂塘适于小农经济的农户修筑,南方地区雨季蓄水以备干旱时用,修筑尤多.元代王桢《农书·农器图谱·灌溉门》说:“惟南方熟于水利,官陂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堨、水荡,难以数计”.明代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数万个.总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   隋、唐、宋时期,水利建设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规模兴修尤为突出.古代太湖地区劳动人民在浅水沼泽,或河湖滩地取土筑堤围垦辟田,筑堤取土之处,必然出现沟洫.为了解决积水问题,又把这类堤岸、沟洫加以扩展,于是逐渐变成了塘浦.当发展到横塘纵浦紧密相接,设置闸门控制排灌时,就演变成为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太湖地区的塘浦圩田形成于唐代中叶以后.五代时吴越国利用军队和强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强管理护养制度,设立“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