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
问题标题: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
问题描述: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

如题,要有例句

段胜利回答: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   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   2.用“乃”“则”“即”“因”“皆”“悉”“”必(副词)/“是”“此”(代词)/“为”/“非”(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   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   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被”表被动.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帝感其诚.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三、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   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   ①豫州今欲何/至?(动词的宾语)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动词的宾语)   ○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何以知之?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   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孤臣唯命是听.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四、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名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