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
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纺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纺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二 朕对印度发生的祸害和苦难深为哀悼,这些祸害是由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的行动引起的。他们用虚伪的传闻欺骗他们自己的本国人,因而导致公开的叛变。朕的武力在镇压这次叛变的战场上已经显示出来。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文告

(1)材料一中,马克思的论断反映的是什么情况?

(2)材料二中,“叛变”指什么?英国女王为何用这个词?

(3)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和你的认识,简要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贺慧琦回答:
  解析:   (1)英国以其工业优势,以廉价商品向印度倾销,进一步摧毁了印度的自然经济。(2)指印度民族大起义。因为起义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殖民者。(3)英国在印度残酷的压迫与剥削,导致印度民族经济崩溃,民族矛盾激化,这就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王绝口不谈真实原因,反诬印度人民是听信了“心怀叵测”的人的欺骗宣传,人民正义的起义斗争是“叛乱”,充分暴露了其殖民者的嘴脸。点拨: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带着问题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一描述的内容,实质上是英国向印度倾销工业品,摧毁了印度的自然经济。对材料二,要看到材料的立场是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要客观地去分析其观点。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