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其它 《梁书》列传第二十四顾协传译文梁书列传二十四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也.晋司空和七世孙.协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从祖宋右光禄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
问题标题:
《梁书》列传第二十四顾协传译文梁书列传二十四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也.晋司空和七世孙.协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从祖宋右光禄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
问题描述:

《梁书》列传第二十四顾协传译文

梁书列传二十四

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也.晋司空和七世孙.协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从

祖宋右光禄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戏?”协

对曰:“儿正欲枕石漱流.”永叹息曰:“顾氏兴于此子.”既长,好学,以精力

称.外氏诸张多贤达有识鉴,从内弟率尤推重焉.

起家扬州议曹从事史,兼太学博士.举秀才,尚书令沈约览其策而叹曰:“江

左以来,未有此作.”迁安成王国左常侍,兼廷尉正.太尉临川王闻其名,召掌书

记,仍侍西豊侯正德读.正德为巴西、梓潼郡,协除所部安都令.未至县,遭母忧.

服阕,出补西阳郡丞.还除北中郎行参军,复兼廷尉正.久之,出为庐陵郡丞,未

拜.会西豊侯正德为吴郡,除中军参军,领郡五官,迁轻车湘东王参军事,兼记室.

普通六年,正德受诏北讨,引为府录事参军,掌书记.

军还,会有诏举士,湘东王表荐协曰:“臣闻贡玉之士,归之润山;论珠之人,

出于枯岸.是以刍荛之言,择于廊庙者也.臣府兼记室参军吴郡顾协,行称乡闾,

学兼文武,服膺道素,雅量邃远,安贫守静,奉公抗直,傍阙知己,志不自营,年

方六十,室无妻子.臣欲言于官人,申其屈滞,协必苦执贞退,立志难夺,可谓东

南之遗宝矣.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臣识非许、郭,

虽无知人之鉴,若守固无言,惧贻蔽贤之咎.昔孔愉表韩绩之才,庾亮荐翟汤之德,

臣虽未齿二臣,协实无惭两士.”即召拜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

兵校尉,守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卿、舍人并如故.大同八年,卒,时年七十三.

高祖悼惜之,手诏曰:“员外散骑常侍、鸿胪卿、兼中书通事舍人顾协,廉洁自居,

白首不衰,久在省闼,内外称善.奄然殒丧,恻怛之怀,不能已已.傍无近亲,弥

足哀者.大殓既毕,即送其丧柩还乡,并营冢椁,并皆资给,悉使周办.可赠散骑

常侍,令便举哀.谥曰温子.”

协少清介有志操.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寺卿蔡法度谓人曰:“我愿解身上

襦与顾郎,恐顾郎难衣食者.”竟不敢以遗之.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

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于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

千,协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于馈遗.自丁艰忧,遂终身布衣蔬食.少时将娉

舅息女,未成婚而协母亡,免丧后不复娶.至六十余,此女犹未他适,协义而迎之.

晚虽判合,卒无胤嗣.

协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称精详.撰《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

并行于世.

靳倩回答: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郡闻喜县人.出生时母亲就亡故了,被祖母抚养.他年少时喜欢学习,善写文章.担任诸暨县令,在任期间不乱用刑罚,老百姓发生争执,就给他们讲明道理,因而深得百姓的称颂和喜爱,辖境之内没有官司诉讼.   先前,子野曾祖父裴松之,宋元嘉年间受皇帝之命续修何承天未写完的宋史,没有来得及写完就去世了,子野常想继续完成祖先遗业.到了齐武帝永明末年,沈约所修撰的《宋书》已经完成,子野更改删简修成《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颇为中肯,沈约看到了子野的著作感叹地说:“我不及他啊.”吏部尚书徐勉将他的情况上奏梁武帝,任命他为著作郎,执掌修订国史兼记录武帝的言行.   梁武帝普通七年,武帝兴师北伐,命子野作讨伐魏的檄文,子野受诏之后,一挥而就.武帝看着子野说:“他的外表虽然单薄瘦弱,他的文章却气势豪壮.”接着又令子野作文晓喻魏相元叉.当夜受命,子野认为可以等到第二天早晨才上奏,就没有动笔.到了五更时分,皇上下诏催子野快速奏上.子野这才慢慢起身,提笔为文,拂晓时就已写成.上奏之后,武帝深为赞许.有人问他写文章快速的原因,子野回答说:“别人的文章是用手写成的,唯独我的文章是用心写成的.”   子野在皇宫十多年,沉静寡欲以自守,对皇上不曾有过什么要求.子野的外祖母家和表兄弟都非常贫困,子野就把自己的俸禄全部供给他们.家中没有住房,就借了两亩官家之地,修了几间茅屋,妻子儿女长期苦于饥寒,子野唯以教诲为本,(而不从物质上满足他们)孩子、侄儿都非常敬畏子野,像对待严父一样来侍奉他,听他的教导.
点击显示
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推荐
  •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