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武则天登基后的大臣有哪些?
问题描述:
武则天登基后的大臣有哪些?
顾纲锋回答:
武则天称帝后,为了防止旧臣反抗,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同时为了培植、扩大自己的势力,大批录用人才,并把此项政略看成治国之本,天子之责.为招罗人才,武则天一方面在洛阳殿亲自考试贡士,以示重视,开创了殿试制度.她又专门设置武举,选出谋拔有武艺的人做官.她还允许各级官吏和百姓自行荐举.另一方面,她以修书为名,广泛召集有才学的文人进宫,为朝廷划策,处理奏章,协助宰相,称为北门学士.她任用人才不拘一格,注意大力提拔新人才,知人善任,所以她当政期间,人才济济,不比贞观时期逊色,从高宗驾崩到中宗复位的21年间,她曾任用宰相70多人,大多为一代名臣良相,其中著名的有李昭德、魏元忠、苏良嗣、狄仁杰、张柬之等等.许多人(如姚崇、宋景)直到他死后仍发挥着重大作用.武则天举才甚至不避仇怨,著名的如仇家之后上官婉儿,广武公等都被委以重任.不过她一旦发现官员不称职,又立即将他们罢免,降职甚至诛杀.张国锋2010-11-2121:14
武则天又是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治国上很有一套方法.十
分重视任用贤才.她常派人到各地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
,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了一批,很有才能的大臣.比如:宰相李昭德
,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宋璟,张柬之,以及边关武将唐休景,娄师德,郭元振等,
武则天重视人才(二)
(学习历史笔记)
徐敬业起兵反叛时,诗人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一文.文中攻击漫骂武则天,文笔极为精彩,有声有色又有气势.檄文送到宫中,武则天呌内待读给她听.内待不敢不从,只好硬着头皮读.
武则天的宰相张柬之
(学习历史笔记)
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我想物色一个人才,你看谁行?”
武则天说:“我想找个能当宰相的人.”
狄仁杰早就知道荆州地方,有个官员呌张柬之,年纪虽然大一点,但办事干练,是个宰相的人选,就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柬之.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推荐,提拔张柬之到洛州担任司马.
过了几天,狄仁杰上朝,武则天又向他提起推荐人才的事.狄仁杰说:“上次我推荐的张柬之,陛下还没用呢!”
武则天说:“我已经将他提升任为洛州司马了.”
狄仁杰说:“张柬之有宰相的才能,我推荐他,可不是当司马的呀!”
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话,又把张柬之提拔为待郎.后来,任命张柬之做了宰相.
武则天非常信任狄仁杰,狄仁杰去世后,她哭着说:“朝庭怕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贤相了!”于是为狄仁杰举哀,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
重用庶族士人.武则天重用庶族士人,采取了如下三项重要措施.其一,在她为皇后时,通过唐高宗下令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氏族志》是唐太宗时修的、内容虽是以唐朝官爵高下作等级,但很注意考究其是否属于士族,旧的士族观念很浓厚.《姓氏录》消除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宫品高下为准叙录,这就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庶族官吏的政治、社会地位.其二,武则天进一步推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录用人才.其中大量的人才出身于庶族.其三,武则天破格用人,如她曾令九品以上官吏及百姓,皆可自我荐举求用.
点击显示
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