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赠丁掾序[清]侯方域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①者,可谓能佐】
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赠丁掾序[清]侯方域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①者,可谓能佐】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赠丁掾序

[清]侯方域

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

曰: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①者,可谓能佐其上矣。先是,太守徐公来莅是郡,洁清而威严,犂然②不可欺,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徐公明而善知人,独谓丁掾循循者可用也。终徐公之治,掾自守廉,而事上官谨。徐公去,其所以事其后之太守者亦然。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以此贤之。呜呼!掾者,郡邑所推择以佐其上者也,使尽若此,吏治其有不古哉!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骫法③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竭其力于文学,而又束之以律令,其于一切之章程,皆口能熟之,而手能习之,上呼则胥趋,上画则胥诺而已。行之百年,而其势积轻④,而杂于是,其中虽有杰异可自见者,亦遂不自爱惜,而消磨无余。故其政之得失不在吏。

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用所不择之吏,未有不败者矣。何也?得非其独得,而失非其独失也,且天下殆未睹廉谨之效也。由今思之,果自守廉,则于人无多求;果其事上官者谨,则不依倚于非其道。无多求,则其俗安;不依倚于非其道,则其政肃。政肃而俗安,虽天下盛治,可想见也。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惟效其职则理。苟身实任其职,而以为小者不足为,则进而一邑之令,进而一郡之守,更进而天子之相,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

掾,敬勖矣!苟能守其廉谨而勿失,则所成就殆未可量也,区区以其居室长子孙已哉?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丁掾(yuàn):其人不详。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②犂(lí)然:明察,明辨貌。③骫(wěi)法:枉法。④积轻:积久(或时间长了)而被轻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朝廷亦无稗政
稗:不好的
B. 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一:统一
C. 皆口能熟之,而手能习之习:熟习
D. 掾,敬勖矣勖:勤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___

A. 其僚若友相与贺焉
若丁掾者,可谓能佐其上矣
B. 行之百年,而其势积轻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
C. 掾者,郡邑所推择以佐其上者也竭其力于文学,而又束之以律令
D. 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果自守廉,则于人无多求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以此贤之。

②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

③苟能守其廉谨而勿失,则所成就殆未可量也,区区以其居室长子孙已哉?

(4)关于整顿吏治,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

黎宝信回答:
  (1)B句译为: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一:统一.(2)B.连词,表转折.       A.连词,与、和/介词,像;C.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D.介词,由于/介词,对.(3)①被动句式,盖掾之辟于公...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