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政治 材料一我国2005—2008年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比较注:2008年居民消费率,发达国家平均为70.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4.7%。材料二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问题标题:
材料一我国2005—2008年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比较注:2008年居民消费率,发达国家平均为70.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4.7%。材料二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问题描述:

材料一 我国2005—2008年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比较

注:2008年居民消费率,发达国家平均为70.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4.7%。

材料二 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仍旧疲软。同时,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在一些常规制造业已经有产能过剩现象,部分基础设施投资也有类似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找到新的投资增长点。而城镇化是重要选择。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材料三 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趋势,“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写入中央文件。针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的战略思想贯穿在2004年至2010年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

(1)描述上图显示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上图结论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的?

(3)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

江学锋回答:
  (1)①我国居民消费率从2005—2007年连续3年下降,2007年与2008年持平,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②我国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2005—2008年连续4年呈逐步上升趋势。③这表明要实现我国经...
点击显示
政治推荐
热门政治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