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平回答:
小题1:D小题2:B小题3:D小题4:(1)等到天亮,家中信使果然报告了母亲的死讯,他和母亲的心灵相通竟到了这种程度。(2)大同五年,臧盾出京担任仁威将军、吴郡太守,任职还不满一年,便因生病上书请求免职。
小题1:点评: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小题3:试题分析:D项:“举哀”为举国哀悼,非举行哀悼仪式。点评:此类题实际上是对文言文文意的概括和分析,它的一般解法就是比对排除法:将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归纳出原文的文意,然后和选项进行比对,从而辨别出正误。只是各选项对错误处的设置比较细腻,所以做题时要细致。小题4: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1)宅信:家中的信;凶问:母亲的死讯;感通:心灵相通。(2)视事:任职;期:满一年;免职。点评:本题翻译的两个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实词的理解,考生必须把语句放在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理解,以提高正确率,还要注意语句通顺。文言句子的翻译一定要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这样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好,因为它关乎整个句子的翻译和翻译的得分。【参考译文】臧盾字宣卿,东莞莒人。他的父亲臧未甄,广泛地涉猎文史,很有才能,年少时就深得表兄汝南周颙的赏识。刘宋末年,臧未甄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领军主簿,侍奉的就是齐武帝。高祖平定京城,建立王府,选用臧未甄为骠骑刑狱参军。臧未甄为生母服丧,在墓地旁筑草庐住了三年。服丧期满,他被任命为廷尉卿。臧未甄出京任安成王长史、江夏太守,在任上去世。臧盾自幼跟从征士琅邪诸葛璩学习《五经》,精通剖章析句解释经义。诸葛璩的学生常常有几十至上百人,臧盾天天和他们相处,但从不和人亲狎。诸葛璩赞赏他,感叹道:“此人是可担重任的大器,是辅佐帝王的大才啊!”臧盾初出仕任抚军行参军,后来迁任尚书中兵郎。他风度潇洒,仪容俊美,举止优雅,每当他趋拜奏事,高祖见了他都很高兴。臧盾有孝顺的品性,一天,他跟随父亲在廷尉值夜班,母亲刘氏在家中,半夜突然暴病身亡。当晚臧盾左手中指突然剧痛,不能入睡。等到天亮,家中信使果然报告了母亲的死讯,他和母亲的心灵相通竟到了这种程度。臧盾为母亲服丧未满,父亲又去世了,臧盾守丧五年,不出草庐,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连家里人都认不出他了。同乡人王端把这个情况呈报朝廷,高祖对他十分赞赏,下令多次派人宽慰劝说他。服丧期满后,臧盾被任命为丹阳尹丞,转任中书郎,又兼中书舍人。不久被任命为少府卿,兼任步兵校尉,后又迁任御史中丞。臧盾性格公正刚强,在御史府任上很称职。中大通五年二月,高祖幸临同泰寺讲论佛教经义,开设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众大会,到会的人有数万人。开会时,南越进献的驯象,突然在人群中狂奔,皇帝的车马仪仗以及与会的人们都惊骇逃散,只有臧盾和散骑郎裴之礼岿然不动,神情自若,高祖十分赞赏他们。不久皇上下达诏令,加授咸盾为散骑常侍,咸盾还没有受任,高祖又下诏令说:“统领六军的职务不能授给没有才干的人。御史中丞、刚任命的散骑常侍臧盾,胸怀大志,忠诚谨慎,知人善任,谨慎周密,担任官职公平允当,处理政务勤勉恭谨,他一定能很好地处理军机大事。可让他兼任领军,常侍的职位不变。”大同二年,臧盾迁任中领军。领军掌管国家的兵权,主管的事务繁多。臧盾为人机敏多智,有气概和魄力,善于处理繁杂的政务,因此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务都处理得很有条理。天监年间,吴平侯萧景曾担任这一职务,声名卓著。到这时臧盾又继萧景获得了这样的声誉。大同五年,臧盾出京担任仁威将军、吴郡太守,任职还不满一年,便因生病上书请求免职。他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加赐金印章紫印绶。大同七年,臧盾病愈之后,又担任了领军将军。大同九年,臧盾去世,时年六十六岁。他去世的当天皇上就下诏为他举国哀悼。臧盾被追赠为侍中,领军之职不变。谥号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