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生活地理·典型天气现象的原理剖析地理现象:2012年7月中旬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出现大面积伏旱天气;而台风“韦森特”却于7月23日
问题描述:
生活地理·典型天气现象的原理剖析
地理现象:2012年7月中旬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周边地区出现大面积伏旱天气;而台风“韦森特”却于7月23日在深圳登陆,给几乎整个珠江流域带来强降水天气。
地理原理:不同天气现象与所受天气系统控制有关。
具体剖析:
(1)长江中下游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伏旱与副热带高压有关,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高温干燥。
(2)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该系统水平气压梯度差异大,上升气流强烈显著,且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台风登陆后,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和强降水等天气过程。
(3)我国许多典型的天气现象都与不同天气系统有关,比如冬季寒潮就是冷锋过境过程;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特征是受反气旋影响所致。
14.读“韦森特”登陆路线及我国7月下旬伏旱地区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图中高温和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表示深圳台风过境时气压变化状况的是()
(3)统计灾害损失,是进行灾后重建的必要基础与前提。下列手段有利于统计伏旱和台风灾后损失的是()
A.GIS和GPS B.GPS和气象卫星
C.RS和气象卫星 D.GIS和RS
(4)试比较华北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成因。
卜匀回答:
答案:(1)反气旋 气旋 (2)B (3)D(4)华北春旱: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春耕需水量大。长江中下游伏旱: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国雨带推移到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
点击显示
地理推荐
热门地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