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初中 物理 【1932年夏天,俄罗斯北极探险队,一位气象学家在放飞一只探空气球时,风吹气球贴到了他的耳朵,忽然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在12h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原来是台风产生的次声】
问题标题:
【1932年夏天,俄罗斯北极探险队,一位气象学家在放飞一只探空气球时,风吹气球贴到了他的耳朵,忽然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在12h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原来是台风产生的次声】
问题描述:

1932年夏天,俄罗斯北极探险队,一位气象学家在放飞一只探空气球时,风吹气球贴到了他的耳朵,忽然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在12h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原来是台风产生的次声波造成的.(火山、地震、海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1)次声波传播的距离怎样?次声波是否有声能?

(2)这个事例说明能否监测次声?监测次声有什么作用?

方路平回答:
  答:(1)由材料中的“风吹气球贴到了他的耳朵,忽然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在12h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可知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而且次声波有声能.   (2)由“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这个事例说明能监测次声;科学家可以通过监测次声可以预报台风等自然灾害.
点击显示
物理推荐
热门物理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政治
  • 地理
  • 历史
  • 化学
  • 生物
  • 物理
  • 音乐
  • 体育
  •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