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材料二:1820-1890年,英国七十年间生产总量增加了60倍,人口增加了3倍,人均产值增加13倍。一个劳动力平均工作时间从30OO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人均寿命从35岁增至79岁。
材料三:法国在18世纪70年代引进英国珍妮纺纱机之后,欧美大国相继引进。他们不仅大量的进口英国的机器,而且还引进英国企止家和技术人才。
材料四:英国的机器制成产品摧毁了印度的手纺车和手织机,破坏了殖民地的城乡工场手工业,英国以蒸汽机和科学技术在印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
英国还打破了亚非国家的封闭和与世隔绝。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促使了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缓慢地发展,把亚非国家卷入工业化的洪流,变成世界资本主义大市场的一部分。
——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归纳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写出三点即可。
(3)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的是受英国工业革命影响的什么地区?根据材料回答,他们分别受到哪些影响?
(4)从以上一系列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或者启示?
胡金莲回答:
(1)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2)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产量、平均工作时间缩短、人口增加、人均寿命提高、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总值大大超过农业。(3)材料三反应的是:欧...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