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列材料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孙亚非回答: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政治上规定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②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④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
(2)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
主要内容: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实行,有利于封建统治,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4)三个历史事件都是统治者为加强统治才去的措施,都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答案:
(1)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春秋战国以来地方与中央对抗的历史隐患,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推恩令、逐步减少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西汉政权.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汉武帝政权统治的加强.
(4)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