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汉语文辽宁卷)阅读下文,完成17―29题,共42分。
雨和瓦
①二十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记得那时,雨点落在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夸张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怪僻,喜怒无常。突然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使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淤积在屋檐上的雨水慢慢滴落在窗前门外。
②十二年前,我住在一座简陋的南方民居中。我不满意房屋格局与材料的乏味,我对我家的房屋充满了一种不屑。但是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了我家屋顶上的哪一片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子干脆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泻落,冲刷着对岸热腾腾的街道和房屋。
③那是我第一次在雨中看我家的屋顶。我看见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而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是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出期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绿色。我第一次仔细观察了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④我记得二十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我哥哥的衬衣。
⑤现在,我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去世多年。但是二十年前的那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可恶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⑥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
⑦这也是我对于瓦的认识。
17.①自然段描写的情景是记忆中的雨,还是现实中的雨?(3分)
18.①自然段的描写角度是(3分)
A.视觉角度 B.听觉角度
C.触觉角度 D.嗅觉角度
19.在①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3分)
20.从②自然段的文意看,“我”当时正处在什么年龄段?(3分)
21.依据②自然段回答,“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后,心情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2.下列选项中,对③自然段内容概括较为全面的一项是(3分)
A.描写“我”所见到的暴雨的情景。
B.描写雨水和瓦较量的情景。
C.说明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D.叙写“我”对暴雨和青瓦的观察与思考。
23.从下列③自然段出现的动词中,找出“我”是行为主体的四个动词,用横线“――”标出(4分)
看见 溅出 露出 注意 较量 洗涤
焕发 观察 制作 发现 制造 反弹
24.下列选项中,对④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笔触由物及人,内容由描写自然现象转入描写家庭。
B.突出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表达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C.这段文字深化了文章主题。
D.这段文字是对上文的总结。
25.你如何理解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26.本文中有没有正面描写“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