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水多——洪涝灾害频繁。据统计,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
问题描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据统计,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总损失约1301亿元。受灾人口8942万人,因灾死亡519人,失踪121人。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
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童、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兴水利——珠江调水,引江济太,江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钱巨回答:
④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水多、水少、水脏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定水策、兴水利.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自身。
点击显示
政治推荐
热门政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