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2014•上海二模)读世界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若某日图中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B点时刻为20:00.(1)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问题描述:
(2014•上海二模)读世界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若某日图中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B点时刻为20:00.
(1)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______
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______.
(3)简述D地在北半球秋分日到冬至日日期间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______
(4)作图:在图中用直线和虚线分别画出此时的晨线和昏线所在位置.
黄晓瑞回答:
(1)由“图中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及A点和B点的纬度相同,可知太阳该日直射赤道;B点纬度是30°S,太阳直射赤道(0°),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B地正午太阳高度是60°;
(2)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太阳直射的纬线,12时经线),由题意0°经线地方时为20:00,可知12时经线为120°W;故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0°,120°W);(3)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秋分,昼夜等长;冬至,昼最短、夜最长;秋分→冬至,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4)作图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全球6时日出,18时日落;晨线即是日出(6时)线,昏线即是日落(18时)线;经过地方时计算可知,30°W为18时经线(昏线),150°E为6时经线(晨线)
.故答案为:
(1)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60°
(2)120°W、0°
(3)秋分日昼夜等长; 之后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4)
点击显示
地理推荐
热门地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