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道是什么意思?】
问题标题:
【道是什么意思?】
问题描述:

道是什么意思?

李俊国回答:
  1.真理:客观运   点击查看图片   崔国伟书   动规律和轨迹,运动定律——就是道.   2.路:、铁~听途说、羊肠小~.   3.水流的通路:、河~、溢洪~、黄河故~.   4.方向;途径:、门~、治国之~、志同~合.   5.方法;技艺:生财有~、医~、棋~.   6.道理;事理:|天~|无~|坐而论~.   7.道德;正义:义|人~|厚~|古~热肠(表示待人诚挚热情)|得~多助,寡助.   8.用言语表示:谢、~歉、~别、说长~短、指名~姓.   9.以为;认为:是谁,原来是跑堂的上楼来.   10.线条细长的痕迹:儿、铅笔~儿、硬在玻璃上划出~来.   11.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修~、孔孟之~、安贫乐~.   12.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流派:家.   13.道教的简称,也指道教徒:观(guàn)、~袍、~士、~姑、老~.   14.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名.唐代分全国为十道,相当于后来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设道.   15.某些国家的行政区域的名称.   16.量词.   ①用于某些长条的东西:金光、一~水,山.   ②用于门、墙等阻隔物:门、一~防线、一~高墙.   ③用于命令、题目等:难题、下一~死命令.   ④相当于“层”“次”:省一~手续、一共四~菜.   17.宗教用语:道,之宇宙大道大道无序乃有序.此乃道也.生一   (一)道路.【例】地道、铁道、下水道.   (二)途径;方向.【例】志同道合、请你指条道儿.   (三)道理;正当的事理.【例】头头是道.   (四)方法,办法;技艺.【例】门道|医道|生财之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五)德行;封建伦理纲常.【例】道义|大逆不道.   (六)思想学说或宗教教义.【例】孔孟之道|传道|修道.   (七)道家.我国古代的一个思想流派,以老聃(老子)和庄周(庄子)为代表.道,可道,非常道.   (八)道教.我国主要教派之一,创立于东汉时.道教徒;属于道教的.【例】计公(袁可立)出处之际,其道尤龙海内.|道士|道姑|道观.   (九)民间信仰.【例】一贯道.   点击查看图片   道   (十)说.【例】道白|说东道西|一语道破.   引申为用话表示情意.【例】道谢|道歉.   (十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在唐代相当于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下设道.   (十二)线条;细长的痕迹.【例】画了一横道儿.   (十三)量词.【例】一道沟|两道题|裂了一道缝儿.   【道德】dàodé一种社会性的意识,是人们共同生活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例句〗遵守公共道德,是人们和谐生活的基础.   【道理】dàoli①事物的规律:老师在讲新陈代谢的道理.②情理;理由:他的话有点儿道理.   〖例句〗父亲经常给我讲如何做人的道理.   【道貌岸然】dàomàoànrán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假装一本正经,实际表里不一的人.   〖例句〗他道貌岸然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使大家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引申义:1.从头走到尾.2.施行.实行.   转义:   出发点.启程地.(围棋术语)格点.(哲学名词)起点.原点.(宗教名词)道教.道家.道士.   完整的一条(路途).完整的一段(行程).(哲学名词)事理.规律.政治主张.思想体系.   (行政区划名)一条路途两边的居民点.区域.   入手点.门槛.方法、技术、技艺.   说明:1.《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或者说: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2.汉语常用语“道谢”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宾客在主人家门口上路之前说感谢话.   道,所行道也.――东汉·许慎《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点击查看图片   中国道文化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o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素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   1.道德.《易·系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唐李山甫《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诗:“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明冯梦龙《梦磊记·寓传讹信》:“他与我道义文章非泛有.” 明李贽《与周贵卿书》:“仆与先公正所谓道义之交者.”   2.阐明.《史记·太史公自序》:“《书》以道事,《诗》以达
李俊国回答:
  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