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郑晓东的《童年与蜗牛》】
问题描述:
郑晓东的《童年与蜗牛》
孔凡让回答:
“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再出头……”那动听的歌谣似乎又把我带回了童年.在那个充满天真幻想的金色时代,是它——小小的蜗牛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力量.
记得小时侯,每当下过雨,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潮湿的墙角里捉蜗牛.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于是,我们就在平台上磨它们的壳,一边磨一边唱和歌谣.一会儿,它们就慢腾腾地钻出来,先是探出一对长着小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一阵,然后就谨慎地伸出头来.你若是轻轻碰它一下,它便立刻把头缩回去,真是个胆小鬼.
有一次,我将一只蜗牛放在一面光滑的石壁上.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重重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好半天,在它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爬痕.我都有些不耐烦了,想逗逗它,但是刚碰到它的触角,它的身子用力一缩,不小心从上面摔下来.我真担心它会摔坏.谁知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小脑袋,爬上石壁,一对触角摆来摆去,好象在说:“没有关系,摔一跤,算什么.”我开始敬佩它了,于是用最大的耐心仔细看它向上爬.经过几十分钟的长途跋涉,它终于爬到了顶端.它转过小脑袋向下看了看,似乎在向我诉说它的成功.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