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用词变化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
问题描述:
用词变化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材料二 ……中国读书人……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问题: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3)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要求:有结论有史实。)
胡春光回答:
(1)从材料中的“19世纪中叶后,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民国初”再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由器物技术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思想层面的变化.
(2)从材料““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可知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有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
(3)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同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寻救国救命的道路.对西方世界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故答案为:
(1)变化:由器物技术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思想层面的变化.
(2)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
(3)结论:西力东侵下的民族危机加深与西学东渐下的主动求变等.
史实:如两次鸦片战争后,认识到主张“师夷长技”,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点击显示
科学推荐
热门科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