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与诸子登岘山》第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问题标题:
【《与诸子登岘山》第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问题描述:

《与诸子登岘山》第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刘红梅回答: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羊公碑又名“堕泪碑”,位于湖北襄阳山上,是当地百姓怀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建立的.引申义: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其生前游憩之地岘山建庙立碑,以示纪念.每当人们至此,睹碑生情,莫不流泪,杜预因称此碑“堕泪碑".后人则用望碑堕泪来借喻死者德高望重.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