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问答 小学 语文 阅读回答问题官渡之战(节选)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
问题标题:
阅读回答问题官渡之战(节选)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
问题描述:

阅读回答问题

官渡之战(节选)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

…………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寨中。

次日,操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乌巢劫粮。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操曰:“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辽曰:“亦须防袁绍乘虚来袭。”操笑曰:“吾已筹之熟矣。”便教荀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渊领一军伏于左,曹仁、孙季领一军伏于右,以备不虞。教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操自引诸将居中:共五千人马,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是夜星光满天。

且说沮授被袁绍拘禁在军中,是夜因见众星朗列,乃命监者引出中庭,仰观天象。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大惊曰:“祸将至矣!”遂连夜求见袁绍。时绍已醉卧,听说沮授有密事启报,唤入问之。授曰:“适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贼兵劫掠之害。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绍怒叱曰:“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众!”因叱监者曰:“吾令汝拘囚之,何敢放出!”遂命斩监者,别唤人监押沮授。授出,掩泪叹曰:“我军亡在旦夕,我尸骸不知落何处也!”

…………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1.从节选的“官渡之战”部分内容来看,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攸对曹操“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的评价是否准确?结合所选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苗明回答:
  答案:   解析:   1.①军力的强弱;②粮草等后勤补给是否充足;③主帅是否知人善任;④下属能否各尽其能;⑤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和谋略等。2.示例:(1)正确。面对许攸的故意试探,曹操层层设防,直到被逼得没有退路才说出实情。这个问粮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曹操奸诈多疑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性格。采用许攸的计策后,曹操“重待许攸,留于塞中”,其实是对许攸进行软禁,一旦许攸进行了欺骗就将付出生命的代价。当张辽对许攸表示怀疑时,曹操故意做出“用人不疑”的样子,处处显示出曹操“奸雄”的真面目。(2)不正确。面对许攸的故意试探,曹操层层设防,直到被逼得没有退路才说出实情,这是一个人在“敌情”未明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面对许攸“奸雄”的评价,曹操并没有生气,反而采用许攸的计策,重待许攸,又向张辽表示“用人不疑”,都显示出曹操是真心招揽人才,虚心接受别人建议,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一面。
点击显示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