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
问题描述: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二:来自国外的消息本来能使苏联劳动者对他们国境之外的世界上的事态具有正确的概念,但这种消息却遭到系统的隐瞒和歪曲。我确信,他们倾向于低估,并且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它们的生存力。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1935年) 材料三: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问全家的每一笔开销。表4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表4 贺星允老人国庆节饮食开销变化(单位:元)
7.98(请客) | 3.6 | 3.07 | 15.22 | 90.9 | 268.95 |
--陈寅恪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日记作者怎样的政治态度?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罗曼•罗兰的日记表明出苏联建设中的什么问题?概述该问题导致的消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日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李练兵回答:
(1)第一小问的态度,根据材料一“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以及材料的出处所述时间可以推断作者是在评论辛亥革命,由“变乱”、“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可知作者对该事件的态度是反对或者反感.第二小问的判断理由,可以从日记的字里行间去找有用的信息,也可以从写日记的时间表达及出处去寻找,试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2)第一小问的问题,依据材料二“消息却遭到系统的隐瞒和歪曲”、“倾向于低估”即可得出答案是政府封锁国外消息(或政府实行愚民政策);导致国民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低估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第二小问的消极影响,依据第一小问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封锁消息当然会导致对国外大势不了解,对自己则盲目自大或者乐观,自以为是等.
(3)第一小问的趋势,根据材料三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1978年以前数量较少(1958年由于有请客原因稍多些,如果没有请客大概和后面两年差不多),1978年之后数量都是几倍几倍的增长,速度较快,所以可将表格分成两个时间段(1958-1978;1978-2008)去表述其趋势.第二小问的原因,由于回答趋势是分了两个阶段,所以原因要两个阶段分别去回答,每个阶段都根据时间结合所学的这一时间段内国内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去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
(4)本小问的认识,回答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判断日记属于哪种史料,然后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态度:不认同辛亥革命(或反感、反对辛亥革命).
理由:①日记日期仍使用“大清宣统”纪年.②称民国建立为“变乱”.③认为革命党西化,没能解决中国的民族危机.
(2)问题:政府封锁国外消息(或政府实行愚民政策);导致国民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低估资本主义国家实力.
影响:①无法学习到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②对斯大林模式盲目乐观.
(3)趋势:①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②1978-2008年:迅速提高.
原因:1958-1978:①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②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勤俭节约.
1978-2008: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②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③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
(4)认识:①日记按照年月日记录作者亲身经历与见闻,表达作者的看法,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②日记记录的是当天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事后的追亿,故比较准确,有较大的可信度.③日记难免带有作者的主观性,需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作为史料使用要慎重.
点击显示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